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居正是早就知道高拱對北疆局勢費了很多心力的,從大的原則上來說,他跟高拱的想法頗爲一致,都想要改變多年來大明一直被動挨打的糟糕局面。對於高拱的思路,他也有所瞭解,並且十分認可。
高拱的思路,後世有一位物流大師提到過,但是被噴得很慘——攘外必先安內。
然而實際上,這個思路本身並沒有問題。至於物流大師當年喫的苦果,原因在於外患已經到了亡國滅種的當頭,自己沒有安內的能力卻楞要堅持先安內,結果當然就只能使御外不成,安內也沒戲,平白惹了一身騷。
但高拱此刻面對的局面與物流大師當年顯然不同。
從內部來說,由於擁有隆慶帝近乎毫無保留的信任,高拱有能力、有權威壓服內部的雜音,強行推動各方各面的改革,從而加強大明的實力,形成“打鐵還得自身硬”的局面,這一點已經說了很多,此處不再贅述。
但從外部來看,就值得一提了。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蒙古人自己早就已經事實上分裂了。此時的蒙古,別說沒有滅亡大明的實力,甚至連這樣的心思都早已不復存在。他們頻繁入侵的原因,說到底很簡單,就是不搶掠一些物資根本沒法活下去。
這種情況是怎麼產生的呢?尤其是在左翼蒙古南遷之後,這種分裂越發明顯。以至於眼下,連大明這種遲鈍帝國都已經感到蒙古分裂之勢已成定局,以高拱、張居正等爲代表的有識之士認識到,蒙古人連自己內部都搞不定,怎麼有心思、有力量鯨吞擁有“億兆子民,百萬天兵”的煌煌大明?
因此,纔有了高拱邀張居正一道,重新分析和規劃對蒙古的戰略這一出。
事實上,蒙古的分裂過程和眼下的真實局面,無論是對於此刻高拱、張居正等掌權閣老們的定策,還是對於將來高務實打算對蒙古進行“經濟滲透,政治處理”的戰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很值得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