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十一章 (第1/9頁)
江月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嘉年當初對笑影文化的判斷沒錯,這家公司的各個節目其實並不突出。《我是毒舌王》最開始甚至沒有冠名商,網上說節目憑楚總一人之力大火,實際上並非過譽。節目最初的稿件不痛不癢,嘉賓們也不溫不火,要不是蹭上楚總的熱度,拿下如此好的成績絕無可能。
然而,這種事就是時也運也,笑影文化只要首期節目大紅,後面的商務和廣告便會源源不斷地飛來。資金的投入隨之而來就是節目水平的提高,楚總在第一期的表演已經爲《我是毒舌王》立下基調,只要編導們能延續水準,不怕後面沒點擊量。
《我是毒舌王》要是能維持好勢頭,等到第一季結束,笑影文化基本就能開展a輪融資,估值翻數倍。張嘉年當時在pre-a輪時提出的條件相當苛刻,綜合下來銀達投資穩賺不賠。
楚總一時大膽隨心地投入,居然真的取得不錯成果。張嘉年將這種現象暗自命名爲“楚學投資”,其原理就是不顧正常投資流程和常識,一切行爲唯楚總意識是從,最終還能取得優異成績的離奇怪象,靠得不是玄學,而是楚總心情。
張嘉年:我們天天鑽研市場,居然比不過老闆隨口戲言,簡直傷透心。
張嘉年本以爲節目播出後,此事就算了結,沒料到突然接到笑影文化ceo韓東的電話。
“張總,楚總最近有空嗎?”
電話那頭韓東客氣異常,語氣中透着諂媚之意,讓張嘉年心生狐疑。
衆所周知,張嘉年跟韓東關係一般,他當初大力反對投資笑影文化,兩人也就面子上過得去。韓東從不會稱呼張嘉年爲“張總”,如今無事獻殷勤,肯定有貓膩。
張嘉年不卑不亢道:“韓總以前不都是直接聯繫楚總,這回怎麼突然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