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涼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故事。《凜冬記》的故事主旨是反抗,是自由,是對真相的執着追尋和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這樣的主旨簡單直接還熱血,誰都可以理解和感受,甚至可以藉由影片去滿足現實生活中無法這樣抗爭命運的遺憾,獲得精神慰藉。《薄荷綠》的故事參考第一條風格論時說的,“青春期的迷茫”,然而這只是90後甚至00後的青春,那麼70後80後要怎麼辦,進入影院是爲了看自己家熊孩子的青春?每一代都有自己獨特的青春印記,沒有任何青春片是可以跨越年齡層的,這是先天侷限,也註定了《薄荷綠》無法獲得比《凜冬記》更多的觀衆情感上的共鳴。】
【第三,影視化改編。《凜冬記》的劇本完美繼承的原著的精神內核,又大刀闊斧修改了原著中不甚出彩的若干情節,使之在不改變原著故事主線和人物性格的基礎上,更利於影視化,也讓整部影片的起承轉合更自然,更緊湊,更環環相扣,幾乎全程無尿點。《薄荷綠》在劇本上恰恰相反,不捨得或者說不敢動原著,除了做一些基本的減法,比如去掉了原著中的一些無關緊要的支線,其餘幾乎全部保留,這就讓整部電影成了“原著小說的翻譯”,無非是把文字變成影像,對於看過原著的人來說,觀影過程完全沒有驚喜……】
【第四……】
果然,這條熱搜剛上去沒多久,就有知名影評人看不過眼了,直接下場開懟——
【首先要承認,《凜冬記》和《薄荷綠》都是近幾年國產片中的上乘之作,前者劇情流暢特效驚豔,後者情感細膩表達真誠,原本就是沒什麼可比性的片子,就像喝可樂不影響你喫沙拉一樣,無奈都想搶灘新年檔,難免被比較。但是比較可以,拉踩就太難看了。】
【第一,風格。誰說過年就不能去看情感細膩的現實題材影片?敢情我過年想思考一下青春和人生,就是不合羣了?還有……】
【第二,故事。按照你的“情感共鳴論”,很多電影都不用拍了。我看犯罪電影,我自己沒犯過罪或者沒被犯罪過,就沒資格看了,因爲沒共鳴啊,恐怖片也不用看了,反正咱們都沒遇見過神經病或者假鬼……這裏你有一個最基本也只最致命的狹隘點,就是真正的好電影,是會給觀衆傳遞出它想要表達的,並用影片本身的質量獲得觀衆共鳴,而不是反過來,先選一個覺得會讓大家有共鳴的題材或者點,然後在圍繞這個構架故事……】
【第三,這點我都懶得噴你了,原來忠於原著在你這裏是影視化的缺點,那資方當初買版權幹嘛,直接自己做個原創故事好了。不是說影視化不能二度創作,而且《凜冬記》本身的二度創作也不錯,但既想喫ip熱度的紅利,又要標榜自己劇本改掉了多少原著的“缺點”,這就有點忘恩負義了……】
懟到最後,這位知名影評人已經幾乎把那條“ko”的長微博看成《凜冬記》片方宣傳團隊搞的動作了,所以到最後與其說是懟長微博,不如說是懟《凜冬記》的宣傳手段太難看。
正所謂物極必反,一個東西即便是真好,吹過了頭,也會惹人反感,於是前兩天口碑一直壓制着《薄荷綠》的《凜冬記》,從這一撕開始,有了輿論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