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元帝是在佛寺中降生的,生下來便是佛家的記名弟子,算是半個沙門中人,自上往下一改前朝崇道的風尚,又一次宣揚起佛法來。
去歲趙太后回鄉修佛塔寺,還在那塔前立了碑,菩薩庇佑帝星的故事口口相傳,道觀裏的香火又有一半兒被佛寺給喫了去。
青州本地就有幾個有名望的古剎,當年那位不到一歲就夭折的公主,便在普濟寺中停靈,衛敬容是像像樣樣替女兒辦了法事做了道場的,如今趁着中元節再辦一回,放焰口赦孤魂供《目連經》。
普濟寺中的公主墳後有一株百年銀杏,每到秋日便似墳前立着一座明皇華蓋,倒正襯她公主身份,此時還是滿目綠葉,衛善便讓人在墳前點起兩座琉璃燈,統共七七四十九盞琉璃小蓮花燈,圍了一圈鮮花供果,請高僧唸經。
做法會的這幾日,衛善收到了京城裏送來的生辰禮,有姑姑的有大哥的,還有秦昰的,一隻箱子裏頭俱是些姑娘家的玩意兒,有新裁的衣裳,新調的宮粉胭脂,還有首飾頭面。
裏頭還有一個方盒兒,上頭貼着綠籤,寫的是碧微的名字,打開一看,是一把巴掌大的圓綢扇子,上面繡一支出水荷花,荷葉綠蓋上落着滾圓似珍珠一般的水珠,精工細繡,裏頭勾着銀線,轉動一回就能看見荷花開合的形態都不相同,配着象牙小柄,底下還打了一個梅花結。衛善一看就知道是碧微自己繡的,那盒子裏頭還壓着一封信。
字短意長,一時不知該給她寫些什麼,寫趙太后如何難纏還是寫離宮中沒有波瀾的日子,就連定下側妃的事,都不願跟衛善張口。
衛善在外頭辦的那幾件事,碧微是在宮妃都挪到離宮來避暑時才聽說的,素箏落瓊兩個聽着都豔羨,她也是一樣,能到外頭去走一走看一看,還能辦這麼多事,光是想一想,都覺得痛快。
到這回信中除了賀她生辰之外,只說這些日子皇后娘娘苦夏,許多東西都不愛用,只喫雪蓮藕和銀苗菜,本想夾個字條告訴紫雲樓裏秦昭的事,猶豫了幾回都怕人多心,塞進去又取出來,反是素箏知道了勸一聲:“姑娘不如提一句,公主願意不願意,心裏都能有個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