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農閒的時候村間地頭聚滿了人, 拿了茶缸子, 或蹲或坐,商量着年末的時候家家湊些錢, 好請個歌戲班子來,在村裏搭起草臺, 熱鬧個兩日。
去歲遭了雪災,地裏秧苗只活了一半, 本來人人心焦,怎麼算秋日裏要交的糧都湊不出來,打的糧食大半全要繳上去,再留下第二年的稻種,一個冬天又要如何過活。
正發愁的時候,便有流言傳開, 說是劉大人體恤百姓,今年的糧食比去年繳的減去三成。一成都已經是虎口奪食, 三成倒能過一個豐年了。
本來人人都不信, 等越傳越真,村中人託了親戚一層一層去問,百姓不信那貼在村口大樹下的黃白紙,拐着彎兒問到七親八眷那兒, 從縣裏的皁役口裏問來了準信兒,確是少收三年。
十來個人都問一個穿短衫的老頭:“你女婿當真這樣說?”
老頭子見人不信,嘴裏嘖嘖:“怎麼不是,我女婿可是跟着縣太爺進出的, 一聽說就趕緊來告訴我。”
伸出三根手指頭,指縫又黑又黃,臉上卻笑意:“三成呢。”
餘下的便圍攏了笑起來,又想着今歲可總算能喫上豬肉過年了,整個村裏殺一隻,在大鍋裏燉得稀爛,有什麼放什麼,人人能滿滿喫上一碗,那就是個豐年了。
二三十個人圍着村口這棵老樹扯閒篇,聽見叮叮噹噹聲響不住,遠遠看見個貨郞搖着鼓進了村,是個年輕漂亮的後生,一笑起來臉上還有個梨渦,有了年紀的婦人一看着他便歡喜,同他搭話:“後生姓甚?頭一回走咱們村?”
年年這時節都有貨郎挑着擔子進村裏來換收舊物件,這一個可算是來得早了,倒是原來沒見過的生面孔,擔子上針線布頭絨花手絹都有,還有一罐頭飴糖,這鼓聲一響,村裏的孩子就飛奔回去,把家裏不用的東西都拿來換糖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