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邊關每到九月, 草便由綠轉黃, 一夜間就落得滿地飛霜,秋日裏牧草結籽, 便是此時的牛羊馬匹最肥壯,每到秋日, 也總是永寧邊防最嚴的時候。
往年這時候漢人都躲進城中去了, 縱是通商, 城門也不放行, 誰知道放進來的究竟是不是做生意的,今歲卻又不同, 永寧縣外開了胡漢商市, 平出一塊地來, 圍起矮牆,來不及建房舍, 只撐起一頂頂帳蓬來,帳蓬裏頭當作倉庫, 外頭支上木板。
雖是個小土城,說土城也還過了些,幾乎什麼也沒有,司令官也就住在一頂帳蓬裏,帳蓬上綁着一根紅巾,胡漢商人有不能相互調合的就往司令官的帳蓬前去。
司令官是晉王任命的,面貌生得更像胡人,可從小就長在永寧, 讀過書認識字,通些生意經,還給他配了個副手,副手纔是真的通曉市貨貿易的,可沒個胡人長相,難以服衆。
這些胡人都是頭一年來商市做生意,潘家起的頭,一路把消息撒播出去,北狄王廷與大業皇帝簽訂契約之後,便派人往各個部族羣聚的之處通報消息,從此與大業休戰,若私自掠奪的必受懲罰。
北狄這許多人,不靠搶糧無法過冬天,而羣居一處又要搶草場水原,只能分散成諸部,其中烏羅護部在營州鹽湖城聚居,而餘下的小部還都在永寧縣外。
營州永寧都開起了商市,這幾個殘部也因爲去歲集結一處打徵攻城的事,擰成了一個大部族,有了部落首領萬事都容易商量,既然修好建市,北狄人那些牛馬皮毛都有了地方可交易換糧。
秦昭用胡漢兩種文字刻下一塊石碑,立在胡漢商市的門前,只要進出就都能看得見這塊碑,由部落首領選出兩位識字部衆,和大業的市令官員一同維護商市的秩序。
纔剛開市的時候總是糾紛最多的時候,有些胡人根本就不識字,漢人也不通胡文,於是就這麼個小商市,也有胡漢兩邊的頭頭,兩邊坐下來談生意,拿去大頭,散些零碎,足夠部族過冬天。
當時立市時,秦昭便立下了規矩,商市周圍不許民居,怕兩邊起爭鬥,可這些人聚集得多了,靠近商市的草場依舊有了部落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