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袁禮賢說完這句似乎想起舊事, 那雙過於稅利的眼睛闔上了,直到正元帝啓程離開泰山, 袁禮賢的的病也不見好轉。
探望他的人起先還有許多,不過十來日便少了一半, 等到二月裏起程回去的時候,也只有宋溓和袁慕之守在袁禮賢的牀前了。
正元帝雖在外地也是一樣處理政務的,他原來十件事中有四五件須得問過袁禮賢, 袁禮賢一病, 正元帝的嘴裏便一個“袁”字都不再提起了。
這件事都是袁系官員辦熟了的, 他們初時還來,有意與正元帝一爭,豈可不立正統,衛家再加上秦昭和這些官員,還是能夠施加壓力的。
可袁禮賢搖一搖頭,他已經知道正元帝一意孤行, 若是餘生只能辦這一件事, 也必是這一件, 他渴望長生,與那清虛老道不知清談些甚麼,此時激他,是不給秦昰留後路了。
若說袁禮賢原來欲立秦昰只是爲了正統,爲了大業不再動盪,也暗自感嘆過他資質普通,不比秦顯勇武, 不似秦昭有心機,如今卻對這個學生刮目相看。
秦昰日日都來竹屋探病,他一皇子會做些什麼,卻給袁禮賢煮茶,送到他牀榻邊。又給袁禮賢帶些棗泥鬆糕作當茶點心,袁禮賢在麟德殿中授業,每到午時都會有一道點心,若是鬆糕棗泥這些甜軟之物,袁禮賢便能多用兩塊。
不意秦昰都瞧在眼裏,怪道每隔一日就有同樣一份點心,袁禮賢躺在牀上,至此方知自己一生自負,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是非功過豈是人力能夠左右,秦山上這一番對話將被史官記錄在冊,後人若還能見到青牛峯那塊碑石,且不知如何評說大業之後那些年紛亂了。
有官員瞧見秦昰日日過來探病,便都暗地裏一聲嘆息,雍王如此仁愛忠厚,若是輔他爲主,天下相安,百姓相安,君臣也可相安。
這樣想的人不在少數,秦昰從來都是上上之選,可陛下如此一意孤行,就只能盼望正元帝當真萬歲,等到大業安定,太孫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