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孫瓚?”
劉備有些不以爲然:“他雖是遼西大族中人,可不過是庶子出身,公孫一族不會以其爲重,他能幫我們什麼?”
劉儉聞言笑了,果然和他想的一樣。
他在緱氏山跟公孫瓚當同學的時候,就有些奇怪,既然劉備跟公孫瓚關係還湊合,且都是因身份問題而被束住手腳,算是同病相憐,那爲什麼公孫瓚早年發跡的時候,劉備沒有去求,而是後來等公孫瓚事業大成時,才勉強拉了劉備一把?
切身處地的生活在漢朝後,劉儉才明白,不是劉備不想早用公孫瓚這棵大樹,而是他不知道公孫瓚現在是幹什麼喫的!
聽着很好笑,可真就是不知道。
跟後世相比,漢朝的通訊真的太落後了,電視、手機、報紙、圖書要啥沒啥,人口識字率也很一般,很多人連居住地的縣署各級官員叫什麼都弄不清楚,更何況異地他鄉?
類似於公孫瓚這樣的同窗,離開學堂後,對於劉備來說就猶如人間蒸發一樣,除非是非常特意的關注打聽,否則訊息的時效都會以年爲單位延遲。
但現在,劉儉可一直在打聽公孫瓚的消息。
且自打在緱氏山分別之後,他也時不時的會給公孫瓚寫信,保持適當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