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司馬家終究是帝皇家,如今這天下究竟是不是大縉朝也有些不太好說,那門閥中人的言語便有些保留,沒有說司馬家已經完蛋等等刻薄又現實的言語。
其餘門閥中人也是淡淡地微笑,司馬家已經完蛋,但是在正式蓋棺定論前不妨保留幾分薄面,司馬越能夠寫出“洛陽風起雲湧”,暗示洛陽一羣司馬家的王侯搞出史無前例的議會已經算很了不起了,寫出“報應不爽”更是對司馬家失去天下的重大反思了,對反思的人不能太刻薄,必須誇獎,這是“禮”和“德”。
衆人繼續看司馬越的檄文:“……但司馬氏起與河內郡,胡氏起於譙郡,皆漢地百姓。其餘琅琊王氏等豪門大閥亦然,皆漢人也。羯人、匈奴人、鮮卑人、氐人、羌人乃何人也?皆胡人也,非我漢人!”
一個門閥中人微微搖頭:“這言語就淺薄了些,若是縉人以漢人爲正統而自稱,那麼秦人難道也以漢人自稱?這就真是奇了。”
其餘人也對司馬越用漢人區分胡人有些不屑,胡人不過是來自草原的人而已,嚴格的說春秋時期起各國對“非我族類”的稱呼就比較微妙,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哪一個不是被吞併到了中原之內,若是把胡人排除在縉人或者漢人之外,這漢人之內是不是也要排除很多人?
有一個門閥中人認真地道:“地域歧視要不得!”
就因爲胡人來自貧窮的地方就鄙夷對方,實在是一種很不道德的行爲,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都是大縉子民,何來地域歧視?
衆人議論鄙夷了許久,只覺司馬越已經算是司馬家有數的人才了,道德低下至斯,其餘司馬氏定然更加不堪了,怪不得司馬氏會丟失了天下。
有門閥中人鄭重地道:“天命無常,惟有德者居之。”
殷浩心中一動,怦然心動,這天下還有比他更有德的人嗎?難道這天下就該他“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