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子桐的爺爺冷冷地看着一羣廢物子孫,道:“孔融不過是百餘年前的人,《孔家志》多有記載言行,孔融讓梨後說,地位高的人拿大的,地位低的人拿小的,這就是禮,所以家人中比他年齡大的人就該拿大的,比他年齡小的就該讓他拿大的。這是禮的規矩,是不可違背的。”
他冷笑着看着一羣目瞪口呆的子孫,道:“孔儒的核心是禮,禮就是秩序,孔融作爲孔子後人,若是不講禮,早就被孔家打死了。也就只有不明真相,不懂內情,半知不解的人瞎說什麼友讓,好東西給別人,哈哈哈哈,一羣蠢貨!”
“拿羊羔烏鴉等等解釋仁愛孝道,拿天空打雷下雨下雪解釋人的行爲違反了天意,以爲因此佔據了道德制高點,可以隨意的評價羞辱指責控制他人了,這就是孔儒的習慣。”
楊子桐的爺爺笑聲停歇,慢慢地道:“這些習慣也沒什麼不好,反正天下都學孔儒,大家都用同樣的方式思考,都喜歡拿動物、天氣、道德說事情,誰也不喫虧。可是這些習慣遇到了格物道就麻煩了。”
一羣家人驚恐地盯着老頭子,等着他說出更震驚的言語。
楊子桐的爺爺緩緩道:“格物道不講人情,不講是非,不講仁義,不講道德。我等可以在坐而論道之時無視真相,用詭辯,用空話,用禽獸不如,用愧對祖宗,用毀滅了華夏文明等等言語壓死同樣學儒教的人,並且贏得滿堂掌聲,人人喝彩。可是卻不能解開一道格物題。因爲儒教講的是‘人的需要’,而格物是‘物’啊,物何來人性,何來道德,何來羞愧?”
一個聲音顫抖着道:“所以,儒學學得越好,越是隻懂得講人的需要,越是隻會詭辯、空話、用動物天氣道德說事,而不能適應格物?”
衆人轉頭,見說話的人正是楊子桐。
楊子桐的爺爺慢慢卻又堅定地道:“是!”
楊子桐呆呆地站着,一羣家人急忙安慰他:“子桐莫要當真,爺爺只是隨便亂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