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折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鄭涵元原本全身的力氣都壓在長寧身上,被推得後退幾步,腿一軟,跌坐在地,低頭時剛好能看到那支箭。聽了長寧這一番話,又讓她對着臉打了兩下,鄭涵元哪裏還能想起李齊慎的事兒,又委屈又憤恨,忽然使勁拍了一下地,下一瞬又抬手捂住臉,眼淚從指縫裏溢出去。
**
大費周章地到了驪山獵場,自然不能草草回去,皇帝和蕭貴妃在華清宮小住了將近一月有餘,才啓程回長安城。期間照例行獵、祭天,也沒發生什麼大事,硬要說,也無非是爲了討蕭貴妃的歡心,多闢了個跑馬場出來,似乎引起了驪山腳下農人的不滿,但沒人在乎,也沒人管。
別院裏也鬧出件不痛不癢的事兒,謝忘之聽說好像是有人動了崔適泡的藥酒,這多手腳的僕役連着牽扯到的侍從,全被趕了出去。
除此之外,風平浪靜,如果能裝瞎裝聾,同李承儆一樣裝作不知道從江南旱象起的災禍,那和往年秋獮沒有任何不同。
回長安城時皇帝先行,宗室其後,壓在最後的則是官員以及跟着前去的人。馬車進明德門時,謝忘之特意問了日期,恰是十月十六。
一進城門,無需在跟隨隊伍,各自回家即可,謝忘之讓車伕抄了條人少些的路,算是爲個清淨。然而剛拐過晉昌坊,到慈恩寺附近,路就被堵了,馬車前進不得,車外喧鬧,吵得謝忘之忍不住稍稍掀開車簾。
這條路不寬不窄,比不得朱雀大街,但差不多夠兩輛馬車並排前行,這會兒卻堵得馬車無處可去,車前全是人。最外圍那圈顯然是看熱鬧的,從揣着手爐的中年人到抱着孩子的婦人,甚至還有隻到膝蓋這麼高,攥着糖葫蘆在啃的幼童。
裏邊的則是吵聲的來源,好幾個年輕力壯的郎君,一面罵着謝忘之聽不懂的話,一面對着半躺在地上的人拳打腳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