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南簫手裏拿着筆,一邊記着剛纔的議題,一邊悄悄瞥了他一眼,撞到他也正朝自己投來目光,轉過臉,繼續記着筆記。
會議繼續進行,之前的一些問題終於解決得差不多了,劉工又提問大橋防風設計:“你們的設計顯示達到抵禦橋面風速每秒32點6米,相當於12級大風,能具體介紹下嗎?”
老陳說:“因爲橋址區處於複雜風口,我們團隊一開始就十分重視這個問題。爲掌握風場規律,此前在先後兩次的現場勘查中,建了聲雷達風廓線儀觀測站,四要素自動氣象站,獲取全面的現場風場資料,並且,開展地形CFD分析、地形模型風dòng試驗、對主樑和節段模型等等也進行了風dòng模擬試驗。我們根據所有這些前期準備和數據分析規律,反覆計算,細化抗風設計,最後設計了現在的橋樑穩定結構,並且,我們對施工的流程也提出了防風建議。具體參數,你們可以參考這個。”
勘察院的一個同事把文件遞了過去。
劉工點了點頭,又說:“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根據提jiāo我司的地質報告和地震安全性報告顯示,橋址地處地震板塊jiāo界,屬於高震區域,大橋的抗震能力非常關鍵,我看過你們的設計,想聽下具體解釋。”
老陳看了眼趙南簫:“這方面就由我們設計院的小趙來做解釋,她在橋樑設計後期,重點參與這方面的攻關。”
大家全都看了過來。
趙南簫站起來,向業內前輩們躬身,隨後開始自己的解釋。
“根據我國公路橋樑抗震設計細則,本橋屬於A類橋樑,《細則》裏推薦了兩種抗震設計方法,延性設計方法和減隔震設計方法,總的來說,目前我國橋樑設計關於抗震這一塊的措施,基本脫胎於這兩種。本橋地處高烈度地震區,又是特大跨徑懸索橋,我們團隊在廣泛吸收國內外衆多橋樑的經驗基礎上,力求做更充分也更大膽的考慮。橋塔塔柱、橋塔橫樑、中央扣、約束體系等等環節,在橋樑防震上均有業內的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