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圍起來的校區內部架設帳篷,裏邊設立用帳篷搭建宿舍、教室、食堂、澡堂、操場。按照學生、教員、校工、辦公等功能劃分區域。
老兵們知道這些都是自己的孩子和死在戰爭中的同袍們的遺孤上學的地方,人人都很賣力,這個時代上學的機會可不是什麼人都有的,知識在這個時代是真的可以改變命運。識字的人一個月最少也能賺上一錢五分銀子。至少生存不成問題。
楊老爺說到做到,讓他們沒有任何後顧之憂,遺孤有學校撫養,畢業後直接安排工作。這是他們這些幾個月前的流民們做夢都找不來的好事。
他們用紮營的速度,不到三天就基本把學校建設到能臨時使用的程度。
楊凡站在大門前看着木框上的橫匾,上書興禾書院四個大字,再看看這周圍的氣氛,感覺這裏怎麼不像書院,反倒像是軍營。
這次戰爭的遺孤都被他送進了學校。加上鐵廠和礦場的工人子弟,團練家屬足足有三千多人。即使在後世這也有一所小學的規模。
宋應升最近忙的焦頭爛額,這麼多孩子的管理,包括住宿的宿舍、喫飯的食堂、還得有醫務室和駐校的郎中負責看病、洗澡的澡堂,物資倉庫、招募教師,委託匠師營做桌椅板凳,楊凡還要求全校師生統一服裝。真是千頭萬緒。
幸好他給京師裏一些相熟的舊友、文人寫信,委託找一些秀才、童生過來,這纔算理清了頭緒,把架子搭了起來。
房子還在修建,就只能先搭建了很多的棉帳篷做宿舍。裏邊放了很多傳送過來的舊的上下鋪牀。和鐵皮的衣櫃儲物櫃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