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小星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聲高呵聲傳來,“縣尊大人到!”
四周百姓見到父母官紛紛向其行禮,王興陽走在前面,後排有人捧着官府賜給新科舉人的頂戴、衣帽以及匾額,五經魁的待遇除了布政司常規送給舉人的頂戴、衣帽和牌匾外,還會額外賜白銀20兩,這銀子是給五經魁修牌坊用的。
王縣尊走向前來對着李傑說道:“賀兄臺高中福建己酉科鄉試解元,京報連登黃甲!”
李傑笑着回道:“多謝大人,不過是僥倖罷了。”
“賢弟不用謙虛,年紀輕輕便高中解元,想當年文毅公也是二十一歲時才中的解元,祝賢弟也能同文毅公一樣三元及第!”
文毅公便是成化年間的內閣首輔商輅,是明朝歷史上第二個三元及第的狀元,不過如今算是唯一一位了,另一位是建文朝時期的“六首狀元”黃觀(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均爲第一),不過在朱棣奪位之後,黃觀盡忠投江而死,他的名字便從登科錄上劃去,直到萬曆年間才正其名。
生員一旦中舉,便跨入上層士紳的行列,一般人的印章只能用“某某印”,而舉人可以刻“臣某某印”,算是正式納入了官僚階級。百姓見知縣,需要跪拜;秀才見知縣叫稟見;而舉人同知縣往來,則是平起平坐,可以稱兄道弟,這也是王興陽同李傑稱兄道弟的原因。
舉人的前程似錦,出路有多種選擇,既可以繼續參加會試,在科舉的道路上高歌猛進,也可以安心的當一個富家翁,中舉後送錢送物的人不要太多,不少人也會將田地掛在舉人名下,因爲可以減免賦稅。
所以纔有那麼多的生員熱衷於鄉試,皓首窮經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