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小星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順天貢院爲三進院落,大門五楹對開,稱爲龍門,有鯉魚躍龍門之意,中間三門上有橫匾,中門上題“天下文明”,東門上題“虞門”,西門上題“周俊”。
越過第二龍門,門內東西兩旁有數千木柵製成的房屋,便是舉子們答題的號舍了,四周是用荊棘圍成的牆,這種草蓆木板結構的考棚,最怕着火,因此院內有很多大缸盛水以備救火,然而火勢一起這點水就是杯水車薪,形同虛設,因此時有火災發生。
正統三年順天鄉試,初試前夜,貢院起火燒燬了試卷和號舍,最終另改考試日期,最嚴重一次,則是天順七年二月會試貢院的大火,這場大火舉人被燒死了九十餘人。
時任國子監丞的閻禹錫上奏爲這批死難的舉子請求賜予進士名號,雖然有人因此彈劾於他,一度下獄。不過,英宗最終憐惜死難士子,將燒死的九十餘人均賜予進士,給每位死者一口棺材,埋葬在朝陽門外的空地,立碑“天下英才之墓”,人稱舉人冢。
直至萬曆年間,擔任內閣首輔的張居正決定對貢院進行改建擴修,萬曆二年三月正式開始施工,萬曆二年九月正式完工。改建之後一方面增加了建築面積,號舍四千八百餘,耗費四萬九千九百餘金,另外一方面原先木板房舍改爲了磚瓦結構,使防火性能加強,自此貢院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未再大修過。
經歷過一番嚴格的搜檢,搜查時軍士看到李傑的號牌神情驚詫,十三歲的解元實在少見,不過這並沒有讓他放低搜查要求,還是一視同仁的例行搜檢。
搜檢完後李傑邁入貢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顆元代古槐,相傳這裏是文光射鬥牛的地方,所以稱之爲“文昌槐”,相傳此槐與考生的文運有關。所以,基本上路過槐樹的考生都會鄭重一拜,李傑入鄉隨俗的向此槐拜了一拜。
貢院內明遠樓位於甬道中央,四周有了望樓,至公堂位於貢院北面,東面爲監試廳,外簾官們大多居於此地,監試廳東邊分別是彌封、受卷、供給三所,西邊則是對讀、謄錄二所,會經堂位於最北面,同考官們便在這裏閱卷。
按照號牌李傑找到了自己號舍,李傑打量了一番考棚,沒有明顯的破損之處,除了漏風是難免的,倒是不怕漏水,自李傑科舉以來運氣一直不錯,像雨號、臭號從來沒有遇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