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人體內,神經元之所以可以傳遞訊號靠的是神經傳導物質,在神經元的交界處,也就是突觸,經過神經衝動過度資訊。
  神經傳導的速度和飛機一樣快,每秒可達七十到一百二十公尺,從接受刺激到做出反應,普遍只需要零點三秒,大量的、無法計數的神經元每日在體內流竄,由此孕育一個人的所思所感。
  本質上,指導員開啟患者的「內側」用的也是同一個原理。
  第三方人員將兩邊的神經元相互接觸,從指導員這方給予刺激,由病人一方做出反應,兩邊共融影響,由此導正認知偏誤,差別只在於神經衝動從原先的單一個體,轉變成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相互連結。
  人與人之間的精神力究竟怎麼樣才能成功連結,葉醫生給出來的答案是,精神力能量池。
  然而將精神力化成實體的藍色絲線,仰賴外部力量手動接觸,再從外部來到「內側」這個邏輯,說實話,有點脫褲子放屁。
  最理想的狀態,就應該是把兩個相互接觸的人作爲同一個個體,直接在「個體內」進行連結,而不是再多拉出一個實體的精神力能量池。
  葉醫生目前的研究重點,便是改善精神力連接的方式,無奈行有餘而力不足,要克服的難題太多了,不能一蹴可幾。
  但信玖做到了。
  信玖和莉莉,都以一種當前醫學界無法說明的方法,成功把「個體間」,轉換成「個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