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邀請這樣多名師和其門生至帝京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爲了將太學打造成國家第一學府而儲備師資力量和優質生源。
其實國子監不缺優秀的老師,許多在這裏傳授六經等科的博士都是學富五車韋編三絕,同本次入京名士坐而論道也不一定就是遜色一籌,朝廷千挑萬選的博士總還是有真才實學的。可大多博士年紀都已經太大,一是精力不濟,二是學生頑劣,教習過於消耗心血且沒有得意門生出現,捫心自問,就算是卓思衡自己當老師,積極性也會在這日復一日的失望中磨滅的,所以需要一些優秀的學生喚醒老師們的本心,再有一些不那麼死板僵化更年輕更懂得與學生溝通的民間座師來調節國子監課業的枯燥和沉悶。
卓思衡這幾日都在同各位入京的名士講師溝通,希望他們能留在帝京,有些接受過皇帝覲見且在宮中開過經筵之人,大多表示願意認真考慮,也有些閒雲野鶴慣了不愛富貴名利,只想將學問傳承下去的人婉言謝絕。卓思衡並不勉強,按照皇帝的意思奉上返程盤纏,並盛情提前邀請這些人下次再來。
雖然他也不知道下次是什麼時候,可皇帝嚐到了士林讚頌的甜頭,肯定會將春壇變成定期活動,這樣活動本身就可以成爲國子監一個固定的師資和生源。
待到春壇最後三日,已有一十二名入京講學的名師願意留駐帝京,其麾下五十餘名弟子也紛紛表示願在國子監求學。卓思衡爲顯得此事鄭重,決心說服皇帝,專門爲這些人準備一次帝王私人性質的“謝師宴”,士林中人視名聲多過財帛,拿優渥待遇留住人只是基礎,還得皇帝配合給些額外又崇高的自上而下的肯定,纔是最後能一錘定音的完美收官。
他入宮面聖便是要陳議此事,然而踏入宮門,他的政治敏感度雷達忽然警聲大作,種種細微的異象都顯示出今日似乎有些古怪。
天章殿外安安靜靜,只有灑掃的宮女太監,卓思衡問了個眼熟的管事小太監,那人道:“卓大人,皇上去了崇政殿,好幾位大臣都來了,可什麼事咱們就不知道了。”
崇政殿是小朝會日子皇帝纔會去面見臣工的地方,或者要討論的事情波及廣要召見的臣工多,天章殿一個辦公室站不下,皇帝就會移駕傳召。今日是出了什麼事?
卓思衡自打負責上學政入了國子監,其餘朝議都極少參與,一是皇帝讓他專權專管一項便是要他專注辦事,所以就算知道了的事情,他也不會輕易置喙;二是他確實忙至不可開交,眼中除了學政,再無他事。故而今春幾次祭祀和相關的佈政頒令,卓思衡都沒有參與討論,也只能從老師處得知。
崇政殿議政,莫不是春季凌汛,北方几州又遭了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