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禁軍兵馬司大營位於京郊西北古壇場,此地自古爲京畿要塞,築有營城,周邊雖堅壁清野無有住家,但因西北三州入京必經此處而設有關棧,車馬驛和市集均供往來行人客商便利,相較好多偏遠州郡小城竟還多出幾分繁華熱鬧。
禁軍下轄兵馬司與殿前司,二司各有其職:殿前司一萬五千精兵護衛皇城與聖駕;兵馬司十萬駐紮中京府各地要塞重路守護京畿安泰。二司皆爲皇帝可直接調動的軍事力量,乃是防務的重中之重,故而二司的長官無需聽命他人,更無兵部統轄的掣肘,從任命軍中將領到文吏,一切權力皆在二司長官股掌之間。
這也是卓思衡選擇禁軍兵馬司作爲統戰對象的重要原因。
相比此等得天獨厚的優勢,禁軍兵馬司如今都指揮使不管多討人厭也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虞雍調回京畿這一年升遷速度令人咋舌,他以兵馬司副都指揮使司平調入京,當時還有許多人說邊關回來的將領如此也不算升遷,大概是因爲年紀礙住將銜。誰料王伯棠一案虞雍深受皇帝信任,跑了一趟外差,歸來後原指揮使去任兵部,他則原地升遷統轄十萬禁軍,實在是使人不得不遐思或許皇帝早有此安排,纔給他一個功績先立下威信再進行拔擢,用意如此,今後的重用與仰賴便不必多說了。
倒是卓思衡卻覺得,皇帝已經不單單隻想在文臣中選任自己門生的班底了,這個打算已然在軍務中實踐。
卓思衡此行前來古壇場兵馬司大營面見虞雍,自入營城所見皆是有條不紊,客商與軍旅各走一路,人貨分別過關,把守軍士軍容齊整,可見虞雍治軍嚴謹絕非浪得虛名。
承認他優秀是一回事,但能不見就不想見又是另一回事。
虞雍此人傲慢裏透着股陰狠,讓卓思衡實在無法相交,但公事在先,他遞交聖上親書的入營印書時仍舊按照規章辦事。
五月鶯歌碧野爛漫時節,兵馬司大營內正殺喊震天,操練的禁軍分爲十人一組,於木柵內使勁渾身解數交鬥,力有不逮者稍有懈怠,腳架高處逡巡的軍士便會執長杆擊其脊背,以示驅策和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