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卓思衡從前就聽說工部剛上任的年輕侍郎盧甘是個怪人。
首先是他的名字。
這位人送外號橘子哥的老兄是聖上臨朝之初最早一批進士出身的官吏,只是他爲人比較木訥,在工部一直熬日子,也沒外任歷練過。可誰知貞元七年烏梁叛軍遊部進犯戎州西勝關,彼時盧甘正被工部派至此地負責關隘例行修檢一事,在大軍來襲之際,這個一直未被重視過的工部小官卻提出烏梁素以騎兵驍勇著稱,只要破其軍馬齊頭並進之勢,便可暫壓進攻的衝力,他們在關內只需以靜待疲固守,等待主力部隊前來滅敵。
此話說是容易,但如何破勢卻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據說盧甘當場取出紙筆,繪了一幅錘簧索弩營造圖,此弩不同於軍中常用牀子弩,改用錘擊重壓簧片擊發的方式,將兩個錘丸同時射出,而錘丸之間連有絞索長繩。此弩不講究準頭,因慣性使然,兩頭重物擊飛後環繞甩直其間繩索,橫掃便是下馬一片,幾次擊發便可將馬軍衝鋒最勢不可擋的先鋒攻勢化解於無形。
而且此弩只要拿現有弩機便可輕易改裝。
事不宜遲,關隘諸將諸吏齊心協力,以此法破敵先銳,待到駐關大軍至此,此地小股駐軍雖未有殺敵許多,卻讓烏梁叛軍遊部連關下近前都未曾靠近。
盧甘回朝後便得到聖上親宣嘉獎,然而盧甘拒絕擢升的恩典,明確表示自己入仕在工部,希望今後致仕也是在工部,終其一世均能有其用武之地棲居。
皇帝爲此深受感動,賜予宅邸資才以示嘉賞,還親自批示盧甘以後便是工部的人,誰也不能置喙。
也正是因此,他能三十歲出頭便做到侍郎這一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