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一會兒,卓思衡看到楊令顯和自己的弟弟同攜着蜜汁鹿脯一道獻上,皇帝問了兩人些狩獵的趣事,又朝將卓思衡傳至近前笑道:“聽聞你弟弟在國子監太學也是一等一的出挑,不知今年你是不是肯放他秋闈一試?”
“臣弟得蒙聖上抬愛一問,臣不敢過謙,雖其學問仍需砥礪,但臣也卻也有放手一試之心。”被皇帝誇獎過分自謙就是惺惺作態了,卓思衡三分需七分實恭敬道。
“朕記得你當年狀元及第也是二十歲整,當真是春風得意好年華,朕此時還能想起你殿試的文章來,新用前朝司馬文正公的‘興亡在知人,成敗在立政’言古論今,不可不謂之佳篇。你之所寫今日曆歷在目,一轉眼已快十年過去,如今你在朝已爲朕股肱之臣,身負重任,有導行天下教化之責,可見文章知人百代不欺。”
卓思衡聽罷不由微怔,他沒想到皇帝竟記得如此清楚。
作爲讀書人,自己的文章能被他人記住,即使冷靜如他,多少也略有心潮澎湃。
而他還未回應,皇帝已轉向悉衡和煦道:“你要望你兄長項背,存韋編三絕之毅,立匡世衍德之志。朕還記得當年沈相看過他的文章後,直贊好文章當配紫金鞍,朕希望你的文章與你兄長所書一般,也能配得上你的姓氏和家傳。”
卓思衡沒有想到,原來沈敏堯曾經如此稱讚過他,可這麼多年他們之間有過一次極其深入的切談,還有一些公務上與公務後的隻言片語,沈敏堯一次都沒有講過這件事。
卓悉衡受此天子面策之隆恩,於是再三拜過道:“草民必竭盡己能,不辱皇恩。”
他還沒有入仕,只能如此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