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子及年而開府,乃是我朝歷來之約,雖無綱則,但亦有傳俗,陛下此舉並無不妥。然而二位殿下從未沾染俗務,個性又質樸且淳意,若去機要之處執掌要務,只怕會一時不得要領難以上手,可若只是分個賦閒差職,又有人要說陛下不重子嗣又或非議二位殿下的心性智略才幹,加上此次風波……萬一有人心懷歹意,將尚且年幼的趙王殿下攀扯進來,說陛下傾側袒私,難免就會有人私押貳主心存劇亂,若引發黨爭與奪嫡,豈不令朝局動盪維治不穩?臣不能不顧及此等大事。”
從皇帝看自己的目光中,卓思衡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皇帝不惜性命去救小兒子趙王是所有人都看見了的事實,如果這時候皇帝薄待兩個皇子,那豈不就印證了他對幼子的偏心寵愛?到時候自然人人站隊趙王,奪嫡之爭所導致的政治崩壞會覆水難收。
所以,雖然卓思衡無比清楚人心本就偏歪,視骨肉而公平對每個父母來說都是考驗,但他希望自己的話能讓皇帝明白,偏心可以,但不要過分,滿朝文武沒有人是瞎子聾子,也不是人人都是傻子。要是不想放權,那就別讓兩個皇子出來像沒頭蒼蠅一樣亂竄,如果想放,那就想清楚真心要歷練兒子用作社稷之基,還是給那個最愛的小兒子鋪路。若存後者之心,不如不放。
皇帝在與卓思衡的安靜對視中,似是感覺到那種委婉卻堅毅的態度,不一會兒,他率先緩緩收回目光笑道:“是這個道理,大多英明君主之所以晚年頗顯力有不逮,無不因繼天立極之事騷惹朝政,使得前所積澱反倒化作弊病之源,好似爲亂而治,實在觸目驚心。朕不敢以聖天子自炳,但也不會令事態至如此地步,你大可以放心。”
卓思衡心道,你的腦殼要是有你的嘴這麼硬就好了。
算了,自己的脖子也沒有鋼刀硬,還是換個說法吧。
“陛下若真心想歷練二位皇子,莫不如先仿效長公主從事吧。”
好了,預防針打完了,該說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