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卓大人,上次你也是要我主持大局,但情況不同,此次事涉朝政,又兼科舉弊案此等重事,我若出面,豈不是逾越了皇親同朝議的限界?只怕那時遭受非議的就不只是越王這孩子,還有我也難逃其咎。”
長公主聽了卓思衡的意見後深覺不妥,她倒不是一味躲懶怕事,而是這事根本輪不到她管。
卓思衡早就料到長公主的這番說辭,他也準備好了辯答:“長公主殿下,聖上龍體欠安之際出此要事,朝臣理應分憂擔責,此際沈相已着急大臣於中書省議政,但朝臣如何去與越王說論聖體欠安之際不宜動用兵權這樣的話?現下貢院已圍,涉案官吏皆已捉拿,但越王殿下弄出的響動越大,各處的猜疑也越多,若在聖上無法臨朝之際人心浮動,沈相與微臣皆覺不妥。但此事該由聖上所信賴之親眷去說才妥當,畢竟若真朝臣羣起言之,越王殿下治事之心難免會有挫折,但生怨懟就不好了。可如果長公主殿下以姑侄身份好言相勸轉圜一二,想必聖上甦醒後得知,也會稍有喘息再做佈置。未免天家子孫與朝臣結怨,還請長公主爲聖上分憂。”
真正說動長公主的,是兄長此時無法臨朝的身體情況,和會造成人心浮亂的禁軍調動。她最瞭解兄長,知道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放任事態隨意升作緊迫,皇上的施壓手段總是巧妙而恰到好處的,要真因此朝臣與越王結怨,到時候難做的是自己哥哥,該如何在平息非議和親生骨肉之間做選擇是道難上加難的苦題。
這樣一來,她就必須站出來先避免事態惡化至無法收拾了。
“卓大人,你總能找到問題之關竅,說服想要說服的任何人。”長公主微微一笑,旋即起身道,“也罷,終究也是家事,我若坐視不理,旁人會說天家沒有擔當,只是有一樣我必須向卓大人說明,我此行勸說,是不希望侄子之爲引發非議致使皇兄兩難,絕不是言涉亂政妄自弄權,還請大人與我同行,爲我做個見證。”
長公主是如何縝密的人,當然不會落人口舌,卓思衡自己出的主意也做好分擔的準備,直言笑道:“謹遵長公主諭令。”
其實長公主也聽到一些混亂的風聲,她並非在朝中全無消息,今日貢院一封,她得知越王行徑,便覺太過張揚,但終究是做了對的事且也是皇兄所交待的差事,略微過火不算錯處。但聽卓思衡將事情朝深處理清脈絡,她又覺此事需要到此爲止,提點這魯莽的侄子,該當她做姑姑所爲。
眼下,越王正在大理寺,此處已教禁軍圍了個嚴實,卓思衡隨長公主鸞駕抵達時,已有不下三百勁卒在此,他心道,虞雍這小子別是故意爲之,皇帝讓越王統領些禁軍護查省試,他就故意不幹人事讓越王隨意調兵犯錯,好甩掉這包袱。不過這思路倒是沒錯,和卓思衡的打算裏多少有些不謀而合的意味。不過事情還沒到時機,虞雍也是操之過急,武將,呵,再聰明也是一個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