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卓思衡並不急着先到伊津郡望所在的的伊津城,他先去到霞永縣治下館驛,果然匆忙離去的孔宵明不忘替他留下口信與牒文,要他去到伊津城館驛等候自己,待到他公事忙完再與他秉燭夜話。
果然是郡衙出了什麼事情,想想目前舉國上下的官吏最關心的莫過於考課,卓思衡心道難道是這上面出了岔子?他藉口與孔縣丞的關係,三言兩語自館驛丞處套到些許信息:
原來是伊津郡郡衙官吏的考課上奏似乎出了什麼問題,郡上來人也是匆匆忙忙,點名要各縣的縣令縣丞與主簿及時趕往確認,通傳之人甚至沒空在館驛歇腳便急匆匆趕往下個縣去傳令,館驛丞神神祕祕補充道:“好像是吏部來了個大官,刺史大人好不慌張!”
卓思衡一驚,心道這個吏部來的大官不會是說自己吧?可他一路走了兩個州,並未暴露身份,怎會爲人所知?
還得親身去查看才能知分曉。
伊津郡得名於伊津湖,託此湖洪福,豐州之所以能有此豐樂盛名,也因湖水灌溉周邊平原沃土,利於耕作產出富饒而享譽。伊津城背湖望野,自霞永縣這偏僻地界走卻也要有三五日路程,好在孔宵明體貼地爲卓思衡準備了官牒,有了沿途官驛馬匹助力,卓思衡兩日泰半就抵達郡城。
豐州因農桑繁盛又臨近中京府,有南北運河之便,故而人口稠密,可看見城門前摩肩接踵的景象,卓思衡還是難掩驚訝:半個月他沿河北上在此落腳時城門附近陸路雖然繁華,可還沒有這樣多人,怎麼這幾日人忽然多了數倍?還都擠在城門口?城裏鬧賊在封查不成?
無論水路還是陸路至此的旅人,均要由此門通驗牒文才能入城,本朝規矩從來如此,但這並不難,爲何今日效率這樣低,眼看三五百人就這樣擠擠挨挨在城門前排出迂迴的隊伍,有商旅也有百姓,還有附近挑着擔子入城做些小買賣的村民,幾處亂作一團,時不時有城門守衛執戟經過維持秩序。
而在隊伍側方的榆蔭下空地出,有三五個書生打扮的行人將背囊撂在腳邊,周圍圍攏着幾個也是行人模樣的路人不知在說什麼,卓思衡湊過去瞧看,卻被前面一位三十來歲的壯漢堵住,回頭啐他道:“把狗腿往後讓讓!擠什麼!都在這排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