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朔州的幽北郡歷來是朝廷的流放地,罪人及其家眷至此後便會立即編入罪戶籍,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然後以戶爲單位劃歸管理的對應役勞營,由役營管事統一安排每日的勞作,男丁採石鑿礦開山砍樹,女丁耕地舂米種麻紡績。卓思衡年僅八歲不足丁齡,便在家看護弟妹操持雜活。因役勞營的棚屋都無有坑竈,勞役的男女丁便在自己服役的處所分食自喫,留在家中的老人孩童便要每日兩食親自按時按地去領。
這個工作就交給了卓思衡。
他每天到時辰便要左手扯上慧衡,右手拽着慈衡,最後一個剛滿週歲的悉衡便用破布包了纏綁在背上,齊活,出發。
卓家四個孩子去食堂喫飯的隊伍實在壯觀,能在流放地浩浩蕩蕩湊齊這麼多人口的家庭實屬少見。
卓衍與宋良玉在此也不計較什麼宗族什麼分支繁盛,一家人能活下去就好,於是便將二弟與三弟留下的三個孩子一併計入自己名下,只教他們管自己叫做爹孃,不必多做旁支的稱呼,況且他們也確實是將這些孩子視如己出一如思衡一般疼愛。更教思衡要做好長兄,關懷看顧弟妹。
同時,卓衍還給了卓思衡一個任務:讀書。
“即便罪臣之後不能走仕途科舉之路,讀書也能明理覺德,最末還可通暢智識陶舒心境,總歸是百利無害,你之前因家中落罪耽誤了開蒙,此地也無筆墨書本,只好咱們父子倆之間口授親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