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兩卷那些漢朝典故人物用也用得差不多了,還從哪給他老人家找啊?
沒完了是吧?
卓思衡比其他人還有一重苦惱:題目裏說得“寒燠僭差,水旱爲沴”其實就是氣候異常造成了各種災難,他當然知道這種偶發的季節性氣候災害和人類活動有關和地球活動也有關甚至和太陽黑子也有關,但他沒法寫,他要寫就只能把這一類現象歸於蒼天示警。
卓思衡嘆氣。
犯難歸犯難,題還是要答的,而且卓思衡略微細思,也覺得皇上這道題出得很有水平。首先他說西漢漢文帝擅長用德化治國,效果是潤物細無聲,刑法幾乎都用不上了;再說東漢漢章帝寬容治下,人民生活水平幸福滿足;然而皇上他自己面對的局面卻是多災多難,一年報了他一千多例死刑,極其頭痛。爲什麼漢朝那個時候國家可以到達這種水平,現在不行呢?是我朝用人不察?徭役賦稅還沒整明白?法令調整不夠貫徹?你們給出出主意吧,怎麼才能讓國家無憂安定?
總不能說是皇上您不行所以國不行吧?
況且卓思衡自北方一路南下,所見景象也都是太平祥和,可見聖上並非亂政之主,亦有治下方略,然而許多事情未必如他所願罷了。
卓思衡磨墨時擬了擬腹稿,忽然想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也不再繼續磨了,趕緊先蘸一點記下來。
卓衍從來都很欣賞自己兒子的一點,便是他思維敏捷常有急智,卻又不疾不徐,穩而慎定。他覺得這是位極人臣該有的品格。
卓思衡前兩次考試的表現想必也不會讓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