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聽方丈的話中自有禪意,卓思衡也不再隱瞞,將人生驟變後心情的徘徊曲折一併道出:“我有時躊躇滿志,恨不得踏遍大千世界,嘗看各種紛繁人間百態,但又因知曉世界多有不堪挫折,不知前路如何,踏出每一步時都多有顧慮,因世界非我一人世界,乃是萬千人的世界,我又如何獨善?如今步入廟堂之高,固然尊榮備享,也得讀書人至高的追求,滿足之餘,又有苦慮,看不通看不透之事何其多,猶如踏足迷津,故而站在菩薩前靜思。不怕主持笑話,我其實並未求菩薩什麼,因爲我此時連該求什麼都想不出來。”
卻塵始終靜聽,偶有點頭,此時聽罷沉默半晌,忽然一笑:“施主年紀輕輕便能悟得大千世界的苦海慈航,當真慧根天生。人生苦厄處處悲辛無盡,從中探求便是經無量劫數,施主苦讀所學是入世金科,自然有許多當局者迷,不知是否願意聽老僧這世外之人說些不同於儒子學說的道理?”
卓思衡之前聽過方丈講法,知他學富五車對各種佛學典故信手拈來,自己對學問好的人有種天然的尊敬感,聽他這樣說立即懷了謙虛求教之心恭敬道:“晚輩願聞其詳。”
“卓施主可知堂內供奉的是哪位菩薩寶相?”
卻塵並不一上來就說大道理,而是側頭仰觀二人身旁的菩薩塑像。
此塑像有二三人高,描畫精細加以金身,菩薩身坐青獅手持寶劍,法相莊嚴目有慈悲,此時正靜靜凝睇同樣抬起頭來的卓思衡。
他其實並不太懂佛法,然而住在洗石寺裏的幾個月爲緩解讀書疲憊,順路聽了好些講法,如今也知道一些知識,當即說道:“持劍踏青獅的是文殊菩薩,位列華嚴三聖之一,象徵智慧,故而供奉在講法堂。”
“卓施主果然好心智,只略略聽老僧講過幾次便記得許多佛學之要。”卻塵點頭道,“沒錯,尊位正是文殊菩薩,乃是智慧的化身,掌大般若無上光明智慧。那麼施主知道爲什麼文殊菩薩作爲智慧的化身卻是要手持一把寶劍身坐一隻雄獅嗎?”
確實,執掌三千世界無上智慧的菩薩,卻比佛前羅漢還威猛,持劍騎獅,恍若戰神,實在奇怪。
箇中道理卓思衡完全不知道,於是很誠實地搖搖頭等待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