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子的事尚不明朗,咱們又沒有什麼說話的立場,不若少說,你日常入宮伴駕,難免殫多思稠,可得小心。”
佟師沛走之前不忘憂心忡忡叮囑卓思衡。
連自己這位最閒適無拘的好友都知道讓自己小心,可見翰林院的差事風光清貴裏又有幾多樞竅。
好在之後幾天都不輪到他入宮,於院內抄點聖旨和中書詔令,又勘校發往地方的政令印文,不忙也不累,甚至偶爾還能翻翻整理收藏在中書省的幾代政令抄本,看着從前許多事例如何施政定針,卓思衡也學到不少公文書寫的要訣。
四月初一是月旦大朝會的日子,這一日帝京但凡有品級的官員都要於宣德門外向皇帝請叩上書,而後五品以上入麟德殿內朝議。以卓思衡的品級是不夠入內的,然而中書省官員一向不論品級,每旬兩次的朝議皆可參加,這也是翰林院令人豔羨的一點:不論官階大小,入內後便能直抵政治中樞,所言所講皆達天聽。
宣德門外官員成列,不看不知道,原來京中這樣多文武官員,叩拜後,下級官員列述要沉,將所奏之事秉明,皇帝於御門聽政,百官雜議部分上奏,餘下留到入內再議。
這是卓思衡參加的第一次大朝會,流程繁瑣事項冗雜,下級官員所陳大多以彈劾爲主,也有涉及政事細微末節的利弊,衆官員站足了至少一個時辰大朝才結束,然而後面還有室內的朝議,只見青綠二色官袍漸漸散去,餘下朱紫徐徐入門,其中夾雜少數綠袍官吏,便是一些皇上特批的參知政事和中書省的卑微小祕書們。
本朝官袍三品以上爲紫,五品以上爲朱,七品以上可着綠,其餘皆青。卓思衡作爲本次朝會那幾個“萬紅叢中一點綠”看着格外扎眼,說不定一會兒就會被點到發言。
然而作爲新科狀元,他覺得自己是逃不過這次朝議發言的。
提前做好各方面準備,他倒是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