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上的高帽子從來不是白架的,卓思衡猜到後面的問題了。
“方纔兩方所言你已都聽見了,那麼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
卓思衡緩緩行禮道:“臣在陛下左右侍詔一年有餘,資政尚淺,但也曾耳濡目染日見陛下處事。但凡地方上奏彈劾,陛下必多番垂詢其餘當地官吏,多方求證,若是大案,陛下則欽點督察院官吏前往地方督辦。所以臣想此事牽扯甚廣,許多證據均在地方,當實地取證,方能驗聽參詳。”
他要是隻憑藉自己目前所知的信息下論斷,實在有失公允,幫唐家感覺像在藉機向士族權貴示好,又好像報復高永清的閉門不見;幫高永清則更像暗中早有勾連刻意作戲,倒給永清賢弟添麻煩。不如做最正直的回應,本來這種大事就是要啓動專項調查的。
看着皇上如雪後初霽的神情,卓思衡也明白他在朝上就想好的答案不偏不倚剛剛好,再聯繫方纔曾大人的言語,他心中微動,心想這不就是曾大人說得“該向聖上學習”?他言語之間的論據出自對皇上日常政治行爲的觀察總結,原來曾大人的意思就是讓他拿皇上做例子來回復皇上。
皇上飲茶几口,語氣也鬆弛下來:“的確,茲事體大,還是要再查訪後方能定奪。巡檢的人選朕再斟酌,不過有個事情卻是該要你去做的。”
……
弘文館。
皇上讓卓思衡去查找些前幾代實錄裏類似案件的聖斷量裁,並說不必一冊冊拿來,准許他這幾日在弘文館進讀,整理成編,再遞交自己鑑觀。
於是卓思衡這幾天在風口浪尖的差事都免去了,倒得了個看起來有關、實際卻不疼不癢的活,也不知是皇帝有意讓他退避,還是不想他退避得太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