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倒是太子這次卻被皇帝主動帶上。可能就是因爲這一點,朝臣也覺得差不多得了,於是就只剩廢后這種流言的揣測暗中肆虐,其餘表面上的言語都銷聲匿跡。
作爲翰林院侍詔,卓思衡是必須要去協助皇上處理日常公文的,曾大人讓他務必謹慎再謹慎,這次秋獵御駕開拔前一個月就如此多紛爭,只怕出發了也未必太平。
後來卓思衡回憶起九月二十一日秋獵出發當日,深覺世事往往是以分外風和日麗的方式展開未測的難辨,人力豈能預知?
天子九月秋獵綏州是自太祖社稷開國以來的定例。昔年太祖英武雄昂起兵於草莽,自麟州龍興,揮師西去,於綏州太蒼原以五萬勁旅大破前朝三十萬守軍,掃定西北疆土,免去南下成就霸業的腹背之擾。
後六合八荒盡入皇圖,坐擁天下的太祖再臨太蒼原,彼時秋草未黃,仍見當年鏖戰之後遍地殘械墳塋,□□感慨功勳霸業與當年煊赫,又道幾十年夢迴卻恰似爛柯黃粱,唯有歷代後人勵精圖治,方能不醒帝祚長夢。遂命人於綏州太蒼原修築行宮,傳旨後世本朝歷代君王,文治安世之餘務必韜奮武德,每年九月率領文武國戚秋獵於此,賞有功卒軍無論尊卑,祭祀太蒼一戰亡魂不忘建功之白骨,武仁並恩招撫天下民心。
就連英宗這位出了名低耗能靜置型皇帝,每到九月都不得不跑出帝京帶着大隊人馬來綏州太蒼郡受罪,否則便是不敬祖宗,那可罪過大了。
本朝天子亦是好靜不好動、好文不好武的文人清氣,而他每年九月卻都積極籌備秋獵,且親自參加。卓思衡覺得,在做社稷子孫表率上,他的領導從不甘心落在仇人老爹景宗的後面。
秋獵不只是武將的盛會,朝廷一半的文官都得跟去。要知道秋獵一獵就是一個月之久,圍繞在皇帝身邊的領導班子總不能閒着,日常政事要議,若有緊急軍情也是要特辦處理,因此中書省只留下幾個不便走動的老臣工看家,其餘人等一概隨駕。
卓思衡也不例外。
御駕出發當天風朗氣清,尚未紅黃的秋葉招搖在路側密林之間,浩蕩數千人的隊伍緩緩行進,自中京府沿沛水西來的方向,橫穿豐州,足足十五天路程才抵達綏州太蒼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