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抵達汀巖縣的巖窯廠時,剛好一爐新瓷燒出,十餘名工匠吆喝起腔調拉開第一道爐窯門,熱流自內封口縫隙滲出,噴湧得整座院落裏彷彿炎炎夏日,卓思衡覺得自己眉毛好像都要燒着了一般。
“這已是降過溫的爐子了。”遇到自己專業時,潘廣凌總是能更耐心說話,“燒好後的瓷器要靜置在爐內一段時間,用餘火烘出最後的水分來,瓷才又硬又鏘經久耐用。”
卓思衡第一次見這樣場景,滿心激盪,恨不得自己也挽起袖子拉住麻繩,與窯工一道齊心協力扯開封門磚。
連話少的陳榕都忍不住開口道:“我也是本地人,可從沒聽過他們唱得號子,有些字眼也聽不懂,不像是咱們郡裏的方言?”
潘廣凌搖頭道:“我倒是來過很多次,也曾問過,只是聽他們說是爲齊心喊唱的,都是本地窯工之間口耳相傳,卻不是縣裏的鄉音,那些詞句我也聽不懂。”
“那是伊州古調。”
說話的是一個赤膊上身的漢子,他正拿浸水的毛巾擦自己光禿的腦頂,用帶本地口音的官話向三人搭茬。
“小吳師傅。”對這裏的人和事最熟悉的潘廣凌認出此人,忙給卓思衡介紹,“這是巖窯的窯主吳興,年紀輕輕便繼承了這座窯廠,經驗卻最老道,關於巖窯一切事宜都可問他。”
言畢,又對還在猛勁兒擦汗的吳興說道:“這是咱們郡新到任的卓通判,巡視當下來縣裏看看,特意過來窯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