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蓋因永明郡境內的浮汀山裏多有盤山石道,一些實在不好修築道路的地方,也多有墊腳的齊整石頭,沿山一側時有鐵鏈供路人把扶,山驛也明顯多了起來。
潘廣凌看卓思衡將一切看在眼中卻沉默不語,湊近解釋道:“三年前永明郡想在浮汀山修幾段山路,倒也不是那種大興土木,就是像這樣搭石板順順山道,再給幾個容易出事的地方做些防護,可那永明郡的刺史爲此事而來,何大人卻只拉着人家談詩論景,一面說不忍徵用民力有奪農時,一面又說浮汀山天然之美造化神奇不好破害,人家刺史也沒多說,客客氣氣走了,後來只我們這邊山還是那樣難走,人家早都修好路搭好橋,造福了好些爲謀生進出此地的鄉民商旅。”
他努力隱忍語氣裏的忿忿,卓思衡朝他笑笑,示意自己心中有數。
安化郡與永明郡僅僅一脈之隔,山路之間深埋長谷捷徑,實際走來只需一日半的路程,道中有宋家的館驛供休憩,牀鋪乾燥鬆軟,喫食更是本地風味佳餚,如果不是卓思衡心中懷事深夜難寐,這一覺必然睡得極爲踏實。
他也不單單是思考如何收拾崔逯。
沿途觀察,安化郡與永明郡的差距簡直是肉眼可見:瑾州多山,大多本地居民自然靠山喫山,除去茶農,好些採藥農人和獵戶也都得頻繁入山謀生,即便普通人家偶爾也要趕山收集應季的食材,以供家中豐富餐桌。而永明郡僅浮汀山南麓一帶大多修有山道和歇腳處,更有些石護欄鐵鎖鏈攔住危險的山澗一側,以免出入危險,這些安化郡的北麓統統沒有,雖說是一日半,兩邊差不多的腳程,可大半時間都是在安化郡內跟天然的山路過不去,待走到人家地界不出半日,就開始得見瓦屋茅樓的燈火雞鳴了。
而兩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是肉眼可見的差距。
安化郡原本看着還算樂足,畢竟歲無飢餒也少災厄,可對比永明郡人民的小康生活可就差得太多了。
卓思衡路過的永明郡幾處山鄉雖土地簡薄,但戶戶既有鄉民耕織亦有人在外謀生,宋蘊和的馱隊裏便有七八個本地人,路經自家,他們都順路捎帶些外面買回來的玩意兒給家裏的老人孩子媳婦姐妹,又拿些特產帶出去託宋家其他外路的商隊售賣,故而家家戶戶都有額外營生,更有與外界交應的機會,聽宋蘊和講,此處鄉里和茶園都有好些人家將孩子送到外面做學徒的,郡上這兩年想在附近修個鄉塾,畢竟此地人口越來越豐,爲求方便,這也是最好的解決孩子就學問題的方案,宋蘊和表示宋家一直積極配合郡裏,他這一路來也是再看看選址,琢磨一下怎麼選地建屋能讓鄉塾既能照顧到山鄉的孩子也能顧及茶園的子弟孩兒。
宋蘊和還很自豪地表示,這地和建屋的銀子他們宋家已經決定自掏腰包,郡裏只需派駐人手管理和日常教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