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們說孫悟空跟了唐僧後,戰鬥力一路走低,越來越慫,那也要看遇到的是哪個段位的妖精。《西遊記》第七十四回至第七十七回,在獅駝嶺,孫悟空遇到了三個妖怪一一青獅、白象、大鵬雕。大怪使鐵棒,二怪使槍,三怪使戟,這三個妖怪有法寶、來頭大、法力高,悟空無論如何也鬥不過,非得如來親自出馬才收服得了。唐僧一路向西,春天鬥敗蜘蛛精,秋天到達獅駝嶺。太白金星前來預警:前面獅駝嶺上有厲害妖怪,神通廣大,你們可能會有危險。有多厲害呢?“那妖精一封書到靈山,五百阿羅都來迎接;一隻簡上天宮,十一大曜個個相欽。四海龍曾與他爲友,八洞仙常與他作會,十地閻君以兄弟相稱,社令、城隍以賓朋相愛。”這哪是妖怪呀!
路上大大小小的妖怪也遇到不少,以往都是悟空已經打敗妖怪時,纔有神仙來喊“大聖手下留情”,或者打怪到一半的時候,去請妖魔的主人。現在一點徵兆都沒有,就有金星來提醒,這個級別的妖精令人難以想象。唐僧“戰兢兢,毛骨悚然”;八戒嚇尿了,真是尿褲子了;沙僧判斷報信的是妖精“恐嚇我們哩”;悟空藝高人膽大,嘴上不在乎,但還是加了小心,向太白金星預約,萬一有困難時向玉帝借天兵天將,太白金星滿口答應。悟空變成小妖深入虎穴瞭解情況。獅駝嶺八百里,中間有座獅駝洞,洞裏爲首三個大魔頭,手下有四萬七八千小妖,兵員人數與當年花果山極盛時差不多,而且組織嚴密。走進深山,獅駝嶺上“骷髏若嶺”“骨骸如林”“屍山血海”。三個妖怪十分獰惡,分別是大魔青毛獅子怪、二魔黃牙老象怪、三魔大鵬雕。 妖怪們還沒出場,作者先用一回扁目造勢,烘托氣氛,看來是個“十分很怪”角色。接下來三回扁目,師兄弟三人與三個妖怪鬥智鬥勇,十分辛苦。第一個回合:悟空被困寶瓶險喪命孫悟空變成小妖怪小鑽風,深入洞穴偵查,不小心泄露了行藏,被妖怪捉住,裝進了寶瓶裏。瓶子能夠變大變小,內有火焰、毒蛇,一會就能把人化爲膿血。悟空腳變軟了,眼看要化掉了,急哭了,靠着菩薩當年賜的腦後三根救命毫毛,把瓶子鑽了個孔才逃出來。
第二個回合:大師兄施手段制服大魔頭。
大魔頭是獅子精。雙方久戰,不分勝負。獅子大開口,威力巨大,要把悟空吞進肚裏,孫悟空將計就計鑽了進去。這已經不是悟空第一次用此招數了。大妖怪想喝藥酒毒死悟空,結果被悟空把藥酒接過來自己喫了,然後在他肚子裏耍酒瘋,一陣子拳打腳踢,獅子精怕疼求饒。這時悟空如果想殺死妖怪,輕而易舉,但他所求不過是安全通過,不再除惡務盡。況且勝之不武,恐“壞了我的名頭”——武者的尊嚴必須維護。修行久了也有慈悲心腸,悟空放過了大妖怪。
三妖怪大鵬給大怪青獅精出主意,趁孫悟空出來時用牙齒把悟空嚼碎,萬一他還能出來,三個妖怪守在嘴邊一起打他。幸好悟空警惕性高,用金箍棒先迸碎了大妖怪的牙,從豁口出來。又預先在大妖怪肚子裏綁了一條繩子,孫悟空拽繩子,大怪就疼痛難忍。三個妖怪只得認輸,願送唐僧過山。明明是自己言而無信,妖怪卻站在道德高點譴責對方,說了一句非常可笑的話:“大聖呵,只說你是個寬宏海量之仙,誰知是個鼠腹蝸腸之輩。……在我家兄心上拴了一根繩子”。第三個回合:二師兄迎戰二魔頭,孫悟空營救豬八戒。妖精剛剛答應不爲難唐僧,危機一過,二妖怪白象精不服氣,很快反悔了。先前八戒親眼看見大妖怪喫了悟空,回去報喪,不理睬唐僧悲痛欲絕,張羅分行李跑路。悟空逃命回來,見狀十分氣惱,鼓動八戒迎戰二妖怪白象精。大象的長鼻子也是自帶武器,捲走八戒,孫悟空費了一番精神再營救出八戒。讓八戒喫一點苦頭,悟空出口惡氣。三個妖怪比較團結,有事商量,協調行動。取經的三位師兄弟不團結,師父拉偏架袒護八戒,悟空戰鬥中還要有顧慮,不能讓妖怪流血,以免唐僧怪罪,念《緊箍兒咒》。這個工作實在艱難。悟空、八戒合作捉了二妖怪白象精。青獅、白象兩位妖精都感念唐僧和孫悟空的慈悲,沒有傷害自己的性命,力主平安地送他們過山,但三怪大鵬是智勇狠毒的角色,不肯服輸。大鵬使出計策,假意招待唐僧,送他們過山。將唐僧用轎子抬入自己的小地盤——西邊四百里外的獅駝城。一路敲鑼打鼓,小妖們互相告誡要善待唐僧,免得唐僧肉酸了不好喫。唐僧不知是計,歡歡喜喜地坐着轎子奔向魔都,師徒四人被漸漸分開。第四個回合:三僧勇戰獅駝三英作者描述獅駝城妖精住處時,用了“寶殿”“金鑾殿”“皇宮”等詞彙。孫悟空看見獅駝城,妖氣甚重。在他的眼中,滿街都是妖怪:狐狸當道,巨蟒圍城,官員都是豺狼虎豹,做買賣的是狡猾的兔子、和兇猛的野豬,“先年原是天朝國,如今翻作虎狼城”。作者諷刺現實淋漓盡致,難怪《西遊記》一問世便成了禁書。
唐僧被囚禁,戰鬥又打響了。和尚三兄弟對妖怪三魔頭,飛沙走石,八戒、沙僧又被抓走了。孫悟空引以爲傲的筋斗雲,失去了優勢。當年大鬧天宮,因爲一個筋斗雲能十萬八千里,一般天兵天將捉拿不住他。俗話說“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大鵬展翅九萬里,扇兩次翅膀,就能超過孫悟空。悟空也被捉住了。想喫唐僧肉的妖怪們都喜歡熟食,一定要蒸着喫。四個人都被裝進了鐵蒸籠,只留下幾個小妖精看守、燒火,拖延了時間。悟空小心翼翼救出了師父師弟,可惜被妖怪發覺,唐僧等人很快被抓了回去,只有孫行者逃脫。八戒痛罵孫猴子“天殺的”,豬隊友就是豬隊友,他永遠搞不明白應該愛誰恨誰。第五個回合:悟空敗走靈鷲山,如來親征大妖怪不讓別的妖怪碰唐僧,自己把唐僧關進鐵櫃子,也算是一種保護吧。然後散佈謠言說已經喫掉了。這分明是想讓孫悟空斷了念想。如果悟空也和八戒一樣,直接回花果山,取經事業必然半途而廢。又是一次考驗。滿街的人都說唐僧死了,八戒也這麼說。孫悟空信以爲真,悽悽慘慘,心中抱怨佛祖“沒得事幹,弄了那三藏之經!若果有心勸善,理當送上東土,卻不是個萬古流傳?只是捨不得送去,卻叫我等來取。怎知道苦歷千山,今朝到此喪命!”孫悟空直奔靈山,去找如來佛。悟空目的明確,一是獨自取經,完成夙願;二是求佛祖把“松箍咒”念一下,去掉心病。見了如來佛,悟空淚如泉湧,說自己“自爲人以來不曾喫虧,今番卻遭這毒魔之手”。在歷次劫難中,孫悟空平時所誇耀的才能,被一個一個地破掉了: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金箍棒、火眼金睛、銅頭鐵臂、八萬四千毫毛有靈性、鬧天宮闖地府的光輝履歷、仙界的地位,如今都不值得一提,一個也靠不住,令人沮喪。大聖認識到自己的卑微。
佛祖安慰悟空:這次遇到的妖精你無法戰勝。他們是誰呢?大妖怪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在烏雞國假扮國王出現過一次(書中沒說是否爲同一頭獅子,按時間和性格推算可能是同一個)。二妖怪是普賢菩薩的坐騎白象。三妖怪來頭更大。混沌初分之時,飛禽以鳳凰爲長。鳳凰生了孔雀和大鵬,孔雀把如來吞到肚裏,如來剖開孔雀的背脊,跨上靈山。因爲是從孔雀肚子裏出來的,所以孔雀就像如來的母親,而大鵬是如來的舅舅。孫悟空當年在花果山有七個結拜兄弟,其中的三哥叫混天大聖大鵬魔王,名字都叫大鵬,應該不是同一個人。如來佛率領衆神到了獅駝城,菩薩收了青獅、白象,只有第三個妖怪大鵬仍然行兇,根本不把如來放在眼裏,人家是老資格嘛。還是如來施法力困住了大鵬金翅雕,又哄他,信衆“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大鵬從此在佛祖的頭頂光焰上做了個護法。他們是主人派來的嗎?他們已經爲禍人間七年了,如來說,“不知在那廂傷了多少生靈”。要處罰嗎?細思恐極。獅駝國的三個妖精,是菩薩的坐騎和佛祖的親戚。他們壽命足夠長,天天聽講經說法,卻無半點慈悲心。唐僧等人即使取來經卷送回東土,大唐人的壽命沒有那麼久,如何能清除劣根?天竺國尚且如此,取經有用嗎?
獅子、大象、大鵬鳥,是吉祥瑞獸還是禍國殃民的魔頭,取決於誰在駕馭他們,是否關在“籠子”裏。也許神與魔的界限沒那麼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