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儘管唐僧後來知曉白虎嶺的村婦、老婆婆和老爺爺乃妖怪所變,他也知道自己錯怪了有情有義的孫悟空。不過唐僧一直搞不明白,孫悟空爲何非要打死白骨精不可?孫悟空爲何不帶着自己趟過白虎嶺,就此避開白骨精?直到唐僧成佛,他才徹底弄清楚了孫悟空當年的怪異之舉。
三、成佛才懂原來唐僧前身雖然是如來的二徒弟金蟬子,但他沒了真靈又沒了前世的記憶,只是一個肉眼凡胎的凡夫俗子。不過隨着唐僧成了旃檀功德佛,他前世的記憶以及真靈自然會再次迴歸,此時的唐僧才猛然醒悟,當年孫悟空非要打死白骨精實是一件關乎生死的大事!
白骨精看似只會變化之法,但她分別變化的村婦、老婆婆和老爺爺代表了佛教的三毒,即貪嗔癡。貪嗔癡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爲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白骨精第一次變化成村婦之時,代表了唐僧的“貪”,即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白骨精第二次變成老婆婆之時,代表了唐僧的“嗔”,即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白骨精第三次變成老爺爺之時,代表了唐僧的“癡”,即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前面提到,唐僧肉眼凡胎,還是一個迂腐之人,他如何能參悟其中的玄機?唯有孫悟空乃天地所生的靈明石猴,他心裏很清楚,若沒有去除唐僧的貪嗔癡三毒,就算走到西天靈山,唐僧也無法成佛,猶如水中撈月、徒勞無功。
因此,孫悟空唯有一邊忍受緊箍咒、一邊打起精神,最終成功追擊白骨精三次,將白骨精擊斃於金箍棒之下。白骨精的灰飛煙滅,象徵着唐僧攻克了佛門三毒貪嗔癡,但那時候的唐僧依舊黑白不分,他以孫悟空濫殺無辜爲由,硬着心腸將孫悟空掃地出門。14年後,唐僧成了旃檀功德佛,此時的他今非昔比,已能洞悉三界的萬物萬事。直到此時此刻,唐僧才恍然大悟,當年孫悟空拼命打死白骨精,竟隱藏瞭如此之多的苦衷。正是: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