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着之一,是古代第一篇長篇章回體神魔小說,以玄奘遊歷天竺國學習佛法經歷的很多磨難爲藍本,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創造出了包括唐僧在內的師徒五人,形象鮮明生動活潑有趣。小說中他們一路上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求得正果。
它的作者其實一直是個迷。只知道他在明代便已經寫出來了,現存的明代百回的版本並沒有作者的署名。這就像是小說本身那樣讓人感覺撲朔迷離,直到清代時纔有學者提出《西遊記》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
現在《西遊記》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深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同時也有非常多與之相關的文學和美術作品問世,這些作品總是能夠因爲小說本身的魅力而受到追捧,其原因不言自明。
在小說當中主要人物有五個,第一個是神通廣大的孫悟空,第二個是好喫懶做的豬八戒,第三個是任勞任怨的沙悟淨,第四個是化身坐騎的白龍馬,第五個則是師傅唐僧。
而唐僧的形象在小說中被描述成爲一個肉身凡胎,他是取經團隊當中最沒法力的那一個,而且還總是固執地不聽從徒弟的勸告惹上妖魔鬼怪。
但從整個團隊的職位來看,唐僧卻是整個團隊的領導、師傅。他遇到困難了需要徒弟幫扶,遇到危險了需要徒弟解救,甚至餓了都需要徒弟化緣討飯給他喫。很多讀者都覺得他是一個豬隊友,不理解爲什麼他是整個團隊的領導。這也成爲了很多評論家們爭相評論的話題之一。
玄奘,被動示弱成就團隊凝聚力
其實縱觀整個中國的歷史,很多開國皇帝並不是最有能力的一個,漢高祖劉邦曾經評價過其手下的幾位能臣干將: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從這段話裏可以看出,做領導並不是方方面面都要強於下屬,想要成就事業,往往要在下屬面前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