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越流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不過秦鬱松運氣好,又有家人朋友的開導和鼓勵,很快便重振旗鼓,終於一戰成功。
而這位秦舉人卻要命運多舛,他原是寒門子弟,母親早亡,落榜之後的幾年又接連喪妻喪父,期間更因爲守孝錯過了整整兩屆會試。
因爲種種原因,秦鬱松把這位好友介紹給了沈三弟當先生,順便還接收了秦老師那雙隨他一同進京的兒女。
不得不說,沈三弟拜秦舉人這位老師的費用,比他大哥一哥加起來還高几倍呢,這裏沒有說林舉人不夠逼格的意思。
事實證明林舉人還是很牛逼的,如果說以前只是人云亦云聽說他有進士之才,卻沒有什麼確切事例的話,那去年他的獨子林辰松,以優異成績考中那屆最年輕的秀才一事,完全證明了林舉人的教學水平。
教出一個最年輕的秀才兒子,讓林舉人在汴京城也有了些名氣,沈大弟沈一弟早早跟着這樣一位老師算是見了大漏。
關鍵是老師名氣見漲,他倆的學費也沒有增加半文錢,甚至在老沈家一大家子也買了房子、舉家搬進城生活之後,兄弟倆徹底在林家定居了,喫喝拉撒都跟着老師他們,林舉人他們還不肯收生活費,那點學費估計全喫到倆人肚子裏了。
兄弟倆這學上的,四捨五入簡直不要錢。
沈家旺夫妻當然不會佔這種便宜,只要有心,人情還是能想辦法還回去,比如逢年過節給林舉人父子送文房四寶,爲舉人娘子和老太太挑選些京中流行的布帛首飾等。
只是這屬於人情往來,性質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