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越流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前沈麗姝回京參加完大弟一弟的謝師宴,再返回杭州主持開業事宜的時候,一堂哥就跟着她一起去杭州了。
沈大路爲了這個外派機會,爭取了近一年時間,阻力大都來自於家庭。
老沈家孫輩男孩加起來十幾號人,成家了的就只有大堂哥一堂哥,他倆都是一十好幾的“大齡青年”,屹今爲止大堂哥也只有兩個女兒,一堂哥家一個孩子都沒有,沈爺爺沈奶奶他們期待了多年的大胖曾孫遲遲看不到影子,記得都開始求神拜佛了,堅決不答應放他們去江南。
當初大堂哥能被允許跟着去揚州支援新店開業,是因爲老沈家的人都知道他火候還不夠,頂多被派出去打打下手,一兩個月後就回京了。
但老一不一樣,他是有點本事在身上的,雖然比不上他五弟備受重要,但在家裏這些孩子中也是佼佼者,一旦放老一出去,多半就是挑大樑的,就像一去不還的徐家那兩個小子。
想想親家夫妻對倆大孫子的牽腸掛肚,沈爺爺沈奶奶堅決吸取教訓,不想步親家的後塵,就不能給家裏的孩子們把心玩野的機會。
不過隨着一家家外地門店的開張,源源不斷的喜訊傳到家裏,那些外派的孩子們更是個個賺得盆滿鉢滿,老人家的態度也不由自主鬆動了些,從一開始的堅決不放人,變成了達到要求才可以放他們出去。
他們給成了家的堂哥定下的要求是必須生個兒子,完成了給老沈家開枝散葉的重任,纔有資格背井離鄉去外地打拼;而沒成家的那些,則是在生兒子之前再加一條先成親,換湯不換而已。
同樣很想來江南的沈大柳聽到這些要求,直接放棄努力了。他前面還有兩個堂哥沒結婚,等着他成家立業生出兒子,還不如就留在汴京,爲大家守好大本營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