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越流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城市生活不易,衣食住行開銷大也就算了,沒想到連柴火和水都要花錢買。
條件好些的人家,大多會請人在院子裏打口水井,這或許一時要花大價錢,卻能澤被子孫後代,長遠看還是很划算的,但沈家就算有錢,也沒辦法打水井,因爲他們家根本無法擁有院子那麼洋氣的東西。
畢竟汴京人口密集、寸土寸金,普通人家任何一點剩餘面積都會蓋成房間或自住或出租,在這一片貧民聚集、房屋擁擠的住宅區,能擁有獨立小院子的,妥妥就是大戶人家了。
沈麗姝的第一個五年規劃確有買獨門小院一項,但現在嘛,她連臥室都是跟弟弟們共用的,還在計劃未來兩個月多賺點錢,說服爹孃把他們的臥室改造一下,比如請木匠給弟弟們打一套宿舍常用的上下牀,這樣空間大了,定製些櫃子改成兩個小隔間,她也算能擁有自己的小臥室。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實現之前,他們家是不可能有水井了,沈徐氏進城生活久了,也學會精打細算,衣裳直接去河裏洗,洗澡也可以挑河水回家,這樣一來,需要花錢買的就只有需要入口的水,經年累月下來倒也能省下一筆。
且這種方式也不是沈徐氏的獨創,周圍但凡會過日子的婦人都知道去河裏洗衣裳。
沈徐氏常跟幾個鄰居結伴去河邊,剛好他們家都沒院子曬衣裳,一羣婦人就在巷口支起了竹竿晾曬衣被,叫各家孩子輪流在那看守,也就不怕別人偷衣服了。
只是沈家人口太多,沈徐氏又愛乾淨,入夏後幾乎天天催着丈夫孩子們洗澡換衣裳,於是每天都要換下滿滿一大桶衣物,工作量是鄰居家裏的好幾倍。
沈徐氏常常蹲在河邊一洗就是一兩個小時,那姿勢保持久了,站起來腰就徹底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