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越流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技巧只是錦上添花,關鍵還要有硬實力。
考慮到兩個剛啓蒙的小學生,知識水平實在有限,沈麗姝也不可能在一個月內給他們教成學霸,畢竟她要有這本事,小老弟也別去外面拜師了,跟着她學習考科舉豈不是美滋滋?
沈麗姝便想另闢蹊徑,幫助他們拓寬知識面,以此手動製造加分項。
舉個例子,還在學《三字經》的小朋友,卻能流暢背誦唐詩宋詞,無疑是個優勢,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向學之心,可比說一百句好話強多了。
這樣還順便低調的秀了下他們家的軟實力——相比那些幾十文就能買一卷的雜書話本,動輒花費三位數的四書五經無疑是奢侈品,且這還是入門級經書的價格。
越是精深的著作價格越高昂,一般人家可不會隨隨便便給剛開蒙的孩子備這麼多書。
向校方展示經濟實力,不是爲了裝逼,而是要讓人家知道他們有這個條件和決心供下去。
沈麗姝分析認爲,那位林舉人收學生那麼精挑細選,家長砸錢也砸不開他家大門,說明他不圖利,那就只會比一般人更在意名望。
挑選有天賦的科舉苗子,一旦學生們考上功名,就是林舉人提升逼格、揚名立萬之日了。
倘若再深遠一點分析,據說寒門子弟考公上岸後,還得抱團取暖才能在官場站穩腳跟,可林舉人家裏只一根優秀的獨苗苗,他們沒辦法給他生幾個兄弟互相扶持,那就只能學生來湊,這年頭師兄弟的關係,那真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除了不同姓,儼然是天然的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