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子勝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非索港從各方面條件來說和今天的東國簡直是沒法比,但老雷說得最多的另一個話題是他自己小時候以及父輩的各種情況,然後再對比今天的年輕一代。
老雷有個兒子今年三十出頭,在東國首都平京市工作。平京很大,圍繞着古皇城向外一圈圈擴建,二環、三環……如今已經修到六環了。那裏聚集了東國各地的人才與資本,房價很高,小雷的工作單位在西二環外,買的房子將將在南六環裏。
平京市高峰期的交通很擁堵,小雷每天上班至少得花一個半小時才能到單位,這還是很早就出門並規劃好了最優路線,下班也差不多,到家已經很晚了。生完孩子之後有一段時間,他愛人辭了工作專門在家帶孩子,可是過了不久就繼續出去上班了。
儘管小雷的收入尚可,至少在平均線以上,但他一個人的工資還房貸、養孩子,再負擔一家三口的生活明顯捉襟見肘。所以老雷的老伴去了兒子家帶孫子,而老雷則跑到非索港繼續工作掙錢,反正一個人待着也沒什麼意思,多掙點錢還能補貼兒孫。
老雷並不批判如今,因爲今天的東國與幾十年前相比確實有了極大的發展,但這並不妨礙他回憶往昔。據老雷說,他小時候父母都是雙職工,在同一家單位上班,就住在單位的生活區大院裏,房子也是公家分的。
單位有託兒所,而幼兒園就在家門口不遠,雖然條件沒法與現在相比,但是方便得多,每天接送孩子的時間也是兩口子下班後和上班前。老雷小時候沒有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照顧,因爲他的父母輩兄弟姐妹多,想靠老人帶孩子也帶不過來,他就是這麼長大的。
老雷時常感嘆,現在的社會雖然發達了,但各方面未必一定都先進了,至少對普通人、普通家庭而言感覺不是那麼友好。比如他談到了交通擁堵問題,當然有城市擴大、車輛增長、人員流動各方面的因素,但未嘗沒有從一開始起就存在的城市規劃原因。
出於某些方面的原因,現代很多城市的區域功能被切割了。小時候老雷的父母上班,步行就可以,家屬大院和單位的工作地點離得很近,只有出門才騎自行車。
而現在的城市發展路線圖,將工作區、商業區、休閒區、日常居住生活區人爲分隔得越來越遠,使很多人每天都要完成一次遷徙式的來回,是對各種資源極大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