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子勝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午來了一趟之後,下午這位長老又來了,又拿來了兩公斤多礦金,華真行全部照價收購。
當地大部分人其實都屬於一個部族,後來的殖民者人爲的將他們劃分爲三個部族,又在背後挑唆策動,曾導致了一系列的內亂紛爭。就華真行所知,所謂古魯語、瓦圖語和西塔語其實就是一種語言,只是發音稍有區別,就像東國不同地域的方言。
大部族下面又劃分爲很多小部族,依據血緣、聚居地以及遷徙之前所屬的村落。這位長老名叫桑德斯,他的部族有幾百人,生活在城市東南郊的非索河邊,族中青壯平日在種植園打工,雨季則會在河牀上淘金。
每個人淘到的礦金很少,往往只有幾粒,他們又不想賣給那些上門收購的中間商,免得憑白再受一層盤剝,所以就集中起來攢夠十盎司以上,再由族長拿到金典行去賣。這已經算是很聰明、很有組織的做法了。
桑德斯是整個部族裏最有見識的人了,至少他會說茵語,也知道怎麼使用支票去銀行辦手續,還曾經來過雜貨鋪買東西。聽到最新消息,他是最有積極性的,先拿了十盎司來做試探,然後把部族裏收藏的礦金全部拿來了。
桑德斯沒有全要米金,他要了三分之一的米金和三分之二的幾里幣。
華真行和這位四十來歲的長老聊了半天,打聽了很多情況。其實這個部族每年能淘到的礦金總計就是七、八盎司,還不夠直接到金典行做交易的,但是他們已經淘了十來年了,積攢了不少,每次需要用錢的時候就拿出十盎司去賣。
其實礦金在當地也是可以流通的,部族之間做交易有時候就支付礦金,因爲此物可以隨時拿到金典行換成錢,某種意義上就相當於現金了。真沒有想到,金典行的存在,反而成了民間礦金流通的信用背書,只是他們把收購價格壓得太低了。
當地一年的礦金總產量雖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但估計不會超過一噸。而金典行的庫存量應該不會超過這個數,這些還滿足不了華真行的收購需求。但是按桑德斯介紹的情況,可以推測當地很多人手裏其實還是囤了不少礦金,並沒有全部賣給金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