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小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小甜聽到了羅宋湯的故事,是在陸辛喫完了一碗米飯之後。
男人看着那一鍋紅紅的湯水,對她笑了一下:
“羅宋,其實就是俄羅斯的國名兒音譯過來,咱們看韋小寶裏面,不是管他們叫羅剎人麼,一個意思。俄羅斯人的紅菜湯你知道吧?其實吧,更早,那就是烏克蘭人的亂燉菜,裏面放了紅色的紅色的菜頭,把湯熬紅了,就叫紅菜湯,我在漠河那邊還喫過他們做的紅菜湯餃子,這玩意兒正經說,只要放了紅菜頭、紅菜葉子,它再放啥都叫紅菜湯。那就,保爾柯察金那個時候,你知道吧,很多人就跑來了上海,開了西菜館子。”
沈小甜當然看過《鋼鐵是怎麼煉成的》,大概明白陸辛說的就是俄羅斯十月革命之後了。
“一開始呢,開西菜館子肯定是洋廚子麼,金頭髮、棕頭髮,藍眼睛高鼻樑那種,後來上海那邊洋人越來越多了,都愛喫西菜館子,上海本地有錢人呢,也愛喫西菜館子,那怎麼辦呢?就有了另一波兒廚子……你聽過,闖關東吧?”
沈小甜點點頭,東北和山東常被當兄弟,這些年東北人入關討生活也常愛來山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自清末開始的“闖關東”,那段時間的山東乃至整個黃河中下游都不太平,旱澇頻發,又打着仗,從義和團到外國人都沒停過,所以人們希望能出關到東北,至少肥沃的黑土能讓他們有口飯喫,起初是不行的,可是朝廷腐朽,沙俄侵邊,不行也得行了。
陸辛“闖關東呢,就有很多山東人跑去了海參崴,那地方你肯定也知道……就有很多的山東人在那兒學了做俄羅斯人的菜,後來這些山東人也到了上海討生活,就成了西菜館子裏的廚子。”
“這些人多聰明啊,到他們手裏,啥菜也得走他們的規矩。紅菜湯裏面得放什麼?牛肉,紅菜,牛肉貴,紅菜得進口,這幫山東廚子們摸摸腦袋,得了,紅菜改了西紅柿,沒有西紅柿放西紅柿醬,牛肉改了香腸不就便宜了,再說菜,你們這叫大頭菜,別的地方叫捲心菜,切了塊兒扔進去。現在生活又好了,牛肉好歹是回來了,就成了這個樣子。”
舀湯的大湯勺在鍋裏打了個轉兒,撈上來了兩塊燉得酥爛的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