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卷殘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吧,周麟沒話說了。

好像還真沒錯,智商這東西如果不是天生的,那這個世界就是假的了。

改變一顆小行星,而且需要那種直徑在幾十公里甚至更大一些的“小”行星的運行軌道,乍一看確實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末世之前關於小行星毀滅地球的科幻小說不少,包括上一次的超級隕石事件,人類需要窮盡全人類的尖端力量才能勉強改變那麼一點點,畢竟一顆小行星的質量擺在那兒,在牛頓力學的世界裏,質量與速度共同構成了動能,而想要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跡,就要克服其堪稱的天文數字的動能.......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改變多少就必須要創造多少,而且創造的能量還必須要全部作用在小行星本身才能算,更重要的是,星空裏是沒有借力的地方,就比如說在小行星上爆炸一萬顆核彈,表面上看是創造了天文數字一樣的能量,可惜一點毛用都沒有,因爲核彈的衝擊並不會直接影響小行星的飛行軌跡,必須要有借力之處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一萬顆肯定是誇張,小行星都特麼炸稀碎了還改變個毛線,但實際上絕大部分碎片依然會在原本的軌道上。

改變小行星飛行軌道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側面推它一下,而能不能推動的重點就是“推”的“手”有沒有發力的地方。

很顯然,在人類原有的科技裏面是找不到可以發力的地方來建造這樣一隻“手”的,所以科幻小說中不外乎就是直接碰撞或者是在小行星上安裝推進器——這個法子理論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可實際操作起來卻很難。

因爲人類推進器的推力相對於一顆直徑幾十上百公里的小行星而言實在是太小了,想要改變少許運行軌道或許不是問題,但如果想要完全控制小行星的飛行速度和方向,要麼安裝無數的推進器,要麼就是用時間換空間。

但如果做不到迅速改變飛行方向,那就意味着在飛行過程中所有的碰撞都只能依靠“護甲”去扛。

這顯然是行不通的。

科幻靈異推薦閱讀 More+
科技霸權,從獲得外星飛船開始

科技霸權,從獲得外星飛船開始

老李出家
“我這種失敗者,還是死了算了吧!”絕望的陳宇縱深一躍,跳下懸崖,卻意外被一艘萬年前墜落的外星飛船所救。[經檢測,你的腦域開發程度達到3%,可以獲得艦長權限。]“什麼!這艘飛船是外星人建造的?那我起豈不是發財了!”[艦長,你想掙錢還不容易?我們去太空挖金礦吧!]“什麼!你說這是機器人?這明明是個大美女好嗎?”[艦長,...
科幻 連載 8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