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學志也說的很明白,訓練強度越大的人,給的口糧自然也就越多,這些戰兵和船工勞動強度大,你們這些人不要眼紅。
一些雜役則沒有魚乾喫,其他的婦女和兒童則同樣只有半碗糊糊和一些野菜拌在一起喫,不過即便是這樣的生活也比他們在大南島時好多了。
飯後,訓練了一天的人們很快就進入了休息狀態,但是值夜的崗哨卻不能少,因男人們白天都進行了大量訓練,就連張三順和李大山也是如此。
但是值夜唐學志還是交給了他們二人,讓他們一個守上半夜,另一個守下半夜,不過爲了安全起見,他找來了馬三九歲的兒子馬明給他們作伴,並且承諾馬明每守一晚,給一碗玉米粒子。
這馬明簡直笑得合不攏嘴,沒想到就等着守一下夜也能賺一碗玉米,這個活可不是隨便能找的,就連馬三夫婦也高興的不得了,一直以爲唐學志這是看的起他倆才讓馬明去的。
不過這在唐學志看來並非如此,這馬明雖然才九歲,但是過幾年就長成了,多鍛鍊一下,在某些特殊場合或許還能派上大用場,不僅是馬明,其他幾個少年今後也都會得到這樣的機會。
果然,今後的幾天,唐學志便將其他幾個少年也組織起來,讓他們學着站崗放哨,並且適當的給一定糧食作爲報酬,這幾乎讓這些少年的家人高興不已,其他家中沒有小孩或者孩子太小的人,則是羨慕不已。
“大當家的,這樣下去可不行呀,咱們這麼喫,一天下來要耗費三鬥糧食,咱們賬面上只有十八石出頭,再這麼下去,不用兩個月咱們就得斷糧了,這要在大南島,這可是一村人一年的口糧,可是喫不起呀。”
唐學志的住所在山洞中的一處小偏洞中,馬三眼看纔過來五天時間就喫掉了兩石糧食,看着這些糧食消耗的這麼快,不由着急起來,只能來找唐學志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