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霖傳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時武父說道:“武松,你給我閉嘴,劉哥趙鑫坤提出的這些事情,我們都答應。你回去給趙鑫坤說就行了。”
武松從小就遵從師父劉奇凡的教誨,特別是《三綱五常》。那就是君爲臣綱,意思就是君不正,則臣投他國。國爲民綱,意思就是,國家是人民的準則,國家混亂,若不能走上正軌,而人民就奮起攻擊。父親是兒子的準則,父親邪惡,兒子就可以遠走他鄉。夫婦之間,丈夫爲一家之主,要負起責任,做出表率,妻子要隨順丈夫,但丈夫要是不走正路,妻子也可改嫁。
同時武松還聽師父說過,華夏一共有5000多年的歷史,從三皇五帝到清朝滅亡,一共有610多位皇帝,但是魯東缺沒有出現過一位皇帝,
記得當時武松問自己的師父劉奇凡:“師父這個是爲什麼呢?”
劉奇凡說:“因爲所有要想當皇帝的人,必須要先造反。然後才能坐上皇帝的寶座。因爲咱們魯東人,自古雖然出了一些仁人志士,英雄豪傑,但是你要說讓他們去把皇帝,從皇帝的寶座上拉下來,自己坐上那個位置,咱們魯東人還沒有那麼的狠心。”
武松點點頭說:“嗯,的確是這樣。”
這時劉奇凡說:“另外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問題,那就是,造反成功了你可以當皇帝,但是你萬一要是造反失敗了,那就可是誅九族的大罪,所以你想,咱們魯東人,從小就受到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即使這個人真的有想當皇帝的心,可是當他把這個事,一和身邊的朋友啥的一說,定會遭到衆人的反對。”
武松當時歲數還小,所以武松當時點點頭說:“嗯,的確是這樣。比如當初的劉邦,他之所以能夠造反成功當上皇帝,就是因爲他起兵的時候,他身邊的朋友:蕭何、曹參等人害怕如果起兵造反會連累家人。不然這個皇帝,那會落到劉邦的手裏啊?”
當時武松忽然想到唐末的黃巢說:“師父,當初這個黃巢,他算不算是咱們魯東人呢?”
劉奇凡點點頭說:“嗯,算,不過他只是農民起義軍,也沒有當皇帝,後來是他們起義軍的朱溫當了大梁的國君,這個朱溫是徽州人,並不是咱們魯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