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天夜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黃巾之亂八州並起,來勢洶洶,吊死當地官吏,焚燒郡縣府邸,連吳郡也不能倖免,孫家恐怕也遭了殃……
正想時,府內下人來報:“少爺,老爺傳信,昨夜已到孤山下了,想必今早便動身,朝家中來。”
周瑜馬上起身,一整衣袍,事實上自早起後,這身裝束被他擺弄過許多次,齊整得不能再齊整,他繫上佩劍,擬待父親過了孤山,渡過巢湖後便親自前往迎接。
周瑜只覺坐立不安,在廳堂內來回踱步,不免又想到父親常斥責自己,負劍之人,多是遊俠亂法、屠狗殺豬之輩,便把劍解下。奈何想到如今世道,還是帶着的好,來來回回如此幾次,着實焦慮,最後仍是帶着劍出了門。
一路策馬到巢湖,乘渡船過去,巢湖另一側便是孤山,中有一條狹道,途經兩側峭壁之間,一道綠水如練般靜靜穿過山川,迂迴而來。
兩側峭壁猿鳴不絕,崇山隔飛鳥,峻嶺橫危棧,綠水青山,層巒疊嶂,猶如入了畫一般,周瑜沒來由又想起四歲時,孫策大病一場後,父親按着自己朝他賠罪,還朝他磕了三個頭。
賠罪心意不到還不成,周瑜只得咬牙切齒紮了個風箏,送給孫策當賠禮,孫策小孩脾氣,倒是沒幾日就忘了,還朝周瑜賠禮作揖,整得小時候的周瑜哭笑不得。最後兩人打打鬧鬧,也算不打不相識,孫策帶着風箏,嚷嚷着要放,小周瑜便與他出來,到巢湖邊放風箏。
那天下午,一條竹筏劃過江面,兩岸青松如墨,長天猶如一筆揮就的灑脫,兩個小孩坐在竹筏上,周瑜喫力地拿着長篙,學船老大撐着,帶着竹筏朝江裏走。孫策則牽着風箏,風箏在峽谷內搖搖晃晃地飛了起來……
船到岸,周瑜一手按劍,穩健躍向岸邊,看也不看,回手一扔,銅錢“噹啷”一聲落入船頭竹筒。
“少爺慢走。”船老大叼着草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