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三省高雪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趁着會議休息時偷偷溜回計生辦加開水,找出那幾份文件一看,果然是其中一份文件的模板,只是數據有一些改動。
回到會議室忍不住想,經濟發展辦公室的同事肯定偷懶了。
以他這樣的新手和外行,都不難看出這些數據對比有些想當然,重要的是陶廠的發展,規劃和目標跟幾年前相差無幾,毫無創新和改變,楊中做爲鎮長,來臨江鎮也有一年多,陶廠起碼去視察調研有多次,難道沒有意識到問題?或者是自己自作聰明?
工業園區有三十多家企業,大部分都是這些年招商引資進來的,但是本土的企業也有七八家,這個本土還不是指文化縣,而是指臨江鎮。其中,陶廠就有三家,玻璃瓶廠一家,油茶加工企業一家,青石廠一家,這些都是臨江鎮淵源流長的產業。
尤其是製陶。
臨江鎮出產高嶺土,幾百年來製陶一直是這兒的產業,臨江鎮也是因爲陶器交易而成聚成鎮的,臨江鎮下面的賈石村,幾乎一半的人家都跟製陶有關,這二十多年來發展迅猛,出產的噸缸,是茅臺等幾大名酒存酒必用,佔全國份額的百分之二十幾,甚至當初文化縣把工業園區規劃在臨江鎮,很大部分原因也是這兒產陶。
以前是單打獨鬥,改革開放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野蠻生長,合作兼併,漸漸只剩下幾家大的陶廠,工業園區規劃到臨江後,由政府主導協調,最後成爲三家大的陶廠,其中一家王洪九佔有一定股份,但沒有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