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喫草的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catch-the-ball!(抓住球!“萊昂在約翰遜砸球的瞬間朝着安德森大喊,原本還高舉着雙手把約翰遜往外頂的安德森反應了過來,在球砸到自己腿上變線的時候,胳膊一撈把球給抓了回來。也幸虧約翰遜砸出的球角度不好,砸在了安德森小腿和腳面的夾角上,球朝着上方彈起,加上萊昂的提醒,安德森反應迅速才把錢抓了回來,否則砸在膝蓋上往下彈,換成萊昂自己也抓不回來。
拿到球以後安德森快速把球交給了史蒂夫-科爾,凱爾特人的二次快速進攻又開始了。科爾開始運球快速推進,在凱爾特人的進攻中很少看到跨越全場或者半場的長傳,控衛總是一邊觀察隊友跑位一邊快速過半場,隊友快速落位後,乘着對方防守沒有成型,在5到6秒的時間裏完成進攻。和首次快攻比二次快攻的成功率肯定低,但又比陣地進攻高,同時失誤率小,發動幾率比首次快攻高得多。
而就在科爾推進的時候,艾弗裏-約翰遜一邊追着科爾跑,一邊腦子裏還在冒着問號,凱爾特人的主教練怎麼就知道自己要拿球砸安德森腳,還讓安德森抓住球的呢?這個困惑一直到艾弗裏-約翰遜當上教練,也沒有解開。
與此同時,凱爾特人的閃切戰術已經在三秒內開始爲皮爾斯創造進攻機會了。
科爾推進到三分線外右側,裏德繼續埋伏在他熟悉的右側三分線外,託尼-巴蒂來到了三秒區弧頂附近,只是這回他的位置比平常更深一些。按照常規安德森會站在左側底線到肋部附近,皮爾斯則在左側三分線附近,兩人一起和巴蒂組成小三角。但這次,皮爾斯把位置轉移到了左側三分線底角,安德森則來到了左側三分線外,兩人位置互換,並且拉成了一個大三角。
所謂的閃切,就是三號位球員能夠用最快的速度切入到比較深的位置發動進攻,因爲三號位球員兼具了身高、力量和靈活性,如同一把長短適宜的武士刀,不需要複雜的配合和連續的導球,而是能夠在兩秒的簡單配合中強力切入對手的腹地,並且可以接球發動進攻。
小牛對這樣的戰術配合顯然沒有準備,他們剛剛落位,科爾已經把球傳給了安德森,自己沿着發球圈圓的外切線向左側籃下切入,巴蒂上前做了一個鬆垮的掩護,便轉移到了右側籃下。科爾抵達左側籃下以後,和皮爾斯做了一個交叉換位掩護,緊接着跑到了左側三分線外。
這時僅僅過去了兩秒鐘,安德森把球傳回給了科爾,此時科爾有兩種選擇,在繞了一圈經過兩次掩護後,如果掩護質量夠好,他就能在三分線外直接投籃,或者直接把球塞給皮爾斯,因爲皮爾斯已經切入到了小牛左側籃下的三秒區附近,科爾的掩護給了他移動和立足的機會,他像釘子一樣釘在了左側肋部。
科爾的傳球很及時,皮爾斯拿到球以後甚至不需要運球調整,直接一個內轉身,用胳膊肘頂開威廉姆斯,用一個他比較有把握的前傾高手跳投,命中了一記兩分。威廉姆斯被皮爾斯壓得根本跳不起來,球進了以後他拿着球朝着裁判叨叨,他認爲皮爾斯這球壓人犯規了。
可是裁判可不管,這是一個好球,皮爾斯動作拿捏的很不錯,隱蔽而實用,已然有了老球皮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