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旌旗廣場 (第1/6頁)
七舍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得到市裏同意的答覆後,趙部長帶人在旌旗廣場邊緣靠單身樓一側搭了兩頂帳篷。這種軍用的帆布帳篷很厚實,四角和兩邊用拉繩和鋼釘楔在土地上,帳篷兩邊開着幾個小窗,每個帳篷放了十來張病牀,但最終沒有住滿。房產科派人給帳篷里拉了電燈電線,用水用廁就近在單身樓的水房和公廁解決。
孫院長將傷情較輕、有行動能力的調配到帳篷,傷情重的調配到醫院病房,這些耿直的唐山人很是配合,沒費什麼周折。
接收傷員的行動結束,醫院和後勤全力投入到傷員治療和恢復的工作。
林學軍家的樓房面對旌旗廣場,樓前道路外面是一排枝繁葉茂的法國梧桐樹,還有幾排稀疏的雜七雜八的樹,臭椿、棗樹、梧桐等等,這些樹外面是一排籃球架,也算是旌旗廣場的邊緣,只能打半場籃球,偶爾有出差來的部隊的人,把籃球架的橫杆當單槓玩。
單身樓前的帳篷剛搭起來,林學軍就注意到了,很快他搞清楚了狀況,時不時過去看看。林學軍偶爾能聽到傷員們的說話,起初感覺這唐山話怪異和難懂,慢慢習慣之後,能聽個七七八八。這些唐山傷員大多來自農村,對於旌旗廠和城市生活充滿了敬畏和陌生,他們很少主動找穿着整潔的工廠職工攀談,即便是傷員之間說話也不多。巨大的災難打擊了每個人,除了自身的傷痛,他們完全孤獨無依,與親人鄰居失去聯繫,有些親人已知遇難,其他人生死不明。每個人都在災難陰影下舔着內心的傷口。這裏在家鄉千里之外,周圍人講着他們不會說的普通話還有本地方言,像電影一樣和他們的生活形同陌路、遙不可及。
新奇之後,林學軍以及旌旗廠的閒人們和唐山傷員就各不相擾,在自己的圈子裏各得其所,偶爾能看到幾個傷員在廣場閒轉,總是一副發呆又焦慮的神情,大概在期盼什麼時候能養好傷痛回家,又憂心一片廢墟的家如何回得去,能不能見到他們熟悉和摯愛的親人。
轉眼半個月過去了,在一個炎熱的晚上,王飛、毛小偉來到林學軍家樓前喊出了他。
“咱去抓蟬蛹吧!”王飛看着走來的林學軍說道。
“好。我們樓前的樹林抓的差不多了,去別的地方吧。”
“去西圍牆那邊,那裏是工程隊的地方,人少。”毛小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