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過樹梢的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九一八事變”的消息傳到南京後,各方震驚。
但當時民衆並不知道領袖下達了什麼命令,所以大家比較一致的想法是請國民政府罷免不抵抗將領的職務,明令出兵抗日。
十天後,南京同上海來京的同學共三千餘人,再次到國民政府請願。領袖不得不硬着頭皮來見學生,被問及何時出兵時,他答:“三月之內如不出兵,砍我的頭,以謝國人!”
當學生們高呼讓他立下筆據時,他十分尷尬,在一片“寫筆據”的聲浪中以到警衛室寫筆據爲藉口溜掉了。
到了十月中旬,南京四十六校一萬餘名學生兩次向國黨“四全”大會總請願,要求政府收復東北,扶植抗日救國運動。迫於各界壓力,領袖在報告中表示“決心北上,竭盡職責,效命黨國”。
上海抗日團體中華警鐘會還將一口鐘懸掛在國民政府大照壁前的一棵冬青樹上,鍾前豎了兩幅白布大標語,一幅上書:“喚起民衆,共赴國難,督促政府,立即出兵”。
另一幅上書“中華警鐘會”五字。
鐘聲晝夜不停、風雨無阻地敲着,以示督促政府抗日。
可到頭來呢,還不是未動一兵一卒。
方如今並不否認,在抗日戰爭的過程中,學生羣體總是最敏感、反應最迅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