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這種書籍市場容量很小,最多能賣個三五十美元,還要對象是東洋人——紐約唐人街也有不少其他國家的亞裔居住,東洋人同樣不少。
另一本看起來老舊很多,書頁有點“黃、脆”,品相上只有五品,這是個短板。
從紙面發黃的程度來判定,不會晚於清中期。
因爲封面的“名帖”已經丟失故此,盧燦既不清楚書名,也判斷不出來究竟是明版還是清早期版。所謂“名帖”,就是貼在書封面右上角,上面寫着書籍名稱的豎形貼紙。
宗老還真是好運氣,逛個跳蚤市場破書攤,竟然還能逛出一本“古籍”?
這本書給盧燦一定壓力——如果內部損壞不是很嚴重,價值還是不錯的。
明刻有宋版遺風,又因爲刻書技術遠勝以前,因此,明刻本的價值可不低,尤其是官刻本。
明代刻書同樣分“官”“私”“坊”三類。
官刻本又分爲“內府本”“經廠本”“國子監本”“部印本”,以及地方官府的“書帕本”。
除了“書帕本”外,其它的官刻本,收藏價值都很高。